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張榮恭語中評:重啟協商 化解矛盾

http://www.CRNTT.com   2021-01-05 00:05:47  


中國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張榮恭。(中評社 倪鴻祥攝)
  中評社台北1月5日電(記者 倪鴻祥)針對當前兩岸關係,中國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張榮恭接受中評社採訪時表示,民族認同、“國家定位”、民間交流、經貿合作,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行穩致遠的四大支柱,但在民進黨執政下,全都背道而馳,使得兵凶戰危成為當前台海局勢的寫照。蔡政府去中、反中鋪天蓋地,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民族認同在社會上日益淡薄,令人擔心“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的論述,恐將失去存在依據。

  張榮恭認為,走在紅線邊緣的兩岸關係,還日益受到綠營漫無界線去中、反中的衝撞,大陸則加強反制,致使台灣民眾迄今難覓和平曙光。如果能夠依循“中華民國憲法”架構思考“緩統漸融”的兩岸路線,就沒有理由不能開創和平共榮、民主安全的台海局勢。

  張榮恭說,在公元兩千年台灣首次政黨輪替之前,民族認同從來不是問題,台灣人也是中國人一直是主流認知,大陸為此作出了“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的承諾,李登輝也進而呼應“中國人幫助中國人”。但自首次政黨輪替後,扁政府開始“去中國化”,造成台灣人和中國人變成兩個對立的概念。其後的馬政府並未加以扭轉,使得兩岸和平的深層基礎無從鞏固。

  他表示,現在蔡政府去中、反中尤甚過去,可謂鋪天蓋地,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民族認同在社會上日益淡薄,對兩岸和平危害至深。大陸從其角度來看,很可能就會是台灣正由非中國人組成的政府在管治,而這種現象竟又獲得多數台灣民意同意。這就令人擔心“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的論述,恐將失去存在的依據。

  張榮恭指出,綠營對此不僅無動於衷,竟還不斷添柴加火,無異直逼兩岸攤牌,剎車器究竟何在?執政者如果仍不慎重以對,就是在把台灣帶向深淵。

  他說,其次,關於“國家定位”。張榮恭指出,無論是“中華民國憲法”或兩岸關係條例,都明文規定兩岸現狀是“國家統一前”,那麼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殊無疑義,毋須爭辯,除非“修憲”、修法,把兩岸關係更改定位為“兩國”關係,但其代價必定會是雙方流血鬥爭。台灣民眾明明有和平之路可走,有什麼必要偏偏要被鼓動步向戰爭之途?

  張榮恭告訴中評社,當依憲、依法來定位兩岸關係時,就與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及其前任胡錦濤所說的:“儘管海峽兩岸尚未完全統一,但中國主權和領土從未分割,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從未改變”,產生交集,雙方便有和解對話、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

  他指出,遺憾的是,蔡英文一方面宣稱按照“憲法”及兩岸關係條例來處理兩岸事務,卻未按此來定位兩岸關係,另方面更持續掏空“憲法”的一個中國內涵,朝“一邊一國”奔去。因此,馬英九在位期間未曾聽聞的“武統”聲浪,近年在大陸民間沸騰,遑論恢復兩岸協商機制。

  他強調,再者,當年兩岸的隔絕狀態,本來就是從民間交流來打破的,其後民間交流不斷蓬勃開展,包括探親、旅遊、官方參訪、文化活動、各類論壇或研討會等等,於上次國民黨執政期間均達到高峰,例如大陸正省級官員就有二十多位率領大型隊伍來台交流、採購;副省級以下官員訪台無計其數;陸客來台曾經突破一年四百萬人次;民航客機每周往來達到八百多個航班。

  張榮恭表示,而且此一期間,旨在促進兩岸交流互諒、合作互利的協商機制,基於九二共識而運作順暢,雙方執政的國共兩黨溝通無礙,在這種局面中,一點都不必擔心失去和平、走向戰爭。但蔡英文上任後,形勢丕變,兩岸授權管道停擺,雙方執政黨處在遂行“台獨”與遏制“台獨”的對立面,民間交流被人為地陷入困頓,蔡政府還藉疫情擴大抵制大陸,加上倚美抗陸、壓制言論、查處圖書,台海局勢於是從風平浪靜變成驚濤駭浪。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