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智庫:中美博弈下的台灣新動向

http://www.CRNTT.com   2022-03-23 00:03:01  


 
  二是在將台灣問題進一步意識形態化過程中不斷強調“價值同盟”的粘合劑作用,並不斷將“價值同盟”具體化。例如,美台一直在運作的“全球合作暨訓練結構”〔13〕(GCTF)一直沒有停止過。又如,日台通過民意代表交流等方式進行政黨互動甚至偷渡官方互動也經常打著“共同價值觀”交流的旗號。再如,歐台互動中,“共同價值觀”也是極為重要的關鍵詞之一。除了美台“價值同盟”關係的進一步“實質官方化”,日台“價值同盟”關係進一步浮出水面之外,未來,特別值得進一步關注的是美國在歐洲打“台灣牌”以及民進黨當局在歐洲的活動。台灣當局長期以來一直沒有停止經營歐洲,尤其是通過經濟交流進行政商關係的建構、通過教育文化交流培植“親台”勢力、通過價值觀方面的研討互動等組建“價值觀同盟”的行動一直沒有停止過。在歐洲絕大多數國家跟中國中央人民政府關係穩定時,台灣當局從“反共”“民主”入手,從中東歐入手,藉助美國打“台灣牌”牽制中央人民政府的“力”,打“中東歐牌”牽制俄羅斯的“勢”,在中東歐國家撕開口子的戰略一直在實施,從來沒有停止過,祇是在近兩三年浮出水面,將歐洲因素引向兩岸關係的表面。從戰略態勢上看,台灣當局尤其是蔡英文當局做了以下布局:一是妄圖離間中央人民政府和歐洲的關係,一旦成功,可以破解中國大陸“一帶一路”倡議以及與歐洲的諸多良性互動。二是妄圖建構與西方的“價值觀同盟”,台灣當局吃透了歐洲是西方意識形態的發源地,一旦“價值觀同盟牌”能夠發酵,就能從價值觀上、情感上獲得歐洲一些國家的同情和支持,並一起對抗中國大陸。三是通過打“價值觀牌”,妄圖撬動歐盟,讓歐盟內部在跟中國關係上產生裂痕,以便做下一步的推動。四是堅決跟著美國,貫徹美國“以歐制中”的戰略。從戰術上看,台灣當局經過多年耕耘,長期戰術貫徹如一,在蔡英文當局時期開始收穫。他們避過跟中國保持友好關係的德國、法國、意大利等大國,從歐盟尤其是中東歐的小國入手,這些小國長期受蘇聯制約,獨立後立即投入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對共產主義國家充滿偏見,十九大以後個別中東歐小國內的一小撮政客認為中國跟他們的仇敵俄羅斯走得太近,而且中國在走“蘇聯2.0版”的共產主義,對中國的抵觸和敵對情緒加大,民進黨當局趁機進行“反共價值觀聯盟”的策動,這也是台灣當局跟歐洲個別小國一拍即合的重要原因。

  三是,美國在打造以“友好同盟”為基礎的高科技生產供應鏈規則,形成新的全球產業鏈,並將台灣納入其中,迫使兩岸產業鏈脫鈎,經濟議題甚至軍售議題也打著意識形態的旗號,是這一時期美國操弄台灣問題的鮮明特點。美國新產業鏈布局中的戰略意圖就是圍堵中國,這一布局早就開始,相關舉措正在落實。2020年7月,美台即合辦了首屆供應鏈重組會議。8月,建立“美台企業聯盟”,分享產業鏈重組信息,整合相關策略。9月,通過捷克參議院議長訪台期間輿論的渲染,美國在台協會和日本、歐盟等與台灣地區“外貿協會”共同舉辦“重組供應鏈論壇”,進一步推動相關議題的發酵。10月,台灣首次參與了印太商業論壇(IPBF)。2021年4月,島內的“外貿協會”加入美國、日本及歐盟的行列,一起參與供應鏈韌性的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研討會,討論在醫療、資通訊和半導體產業上下游出現的供應鏈重整趨勢。5月,推出《供應鏈重組的領航地圖》,規劃在推動並落實全球供應鏈韌性時,台灣公司能夠扮演的重要角色。〔14〕可見,美台在進行產業鏈重組方面是有計劃、有步驟推進的。2021年2月24日,美國總統拜登簽署行政命令,強化美國關鍵產業供應鏈。美國在台協會隨即在25日會見台灣多位半導體產業代表,並強調台灣在供應鏈安全的角色。〔15〕10月底,拜登在出席東亞峰會(East Asia Summit)時宣布美國將與合作夥伴打造印太經濟架構(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這一架構將包括貿易便捷化、數字經濟標準、科技、供應鏈韌性、減碳與潔淨能源、基礎建設、勞工標準及其他領域等內容,是面向疫情結束後新經濟所需要的新興議題和領域,會形成新的跨區域、不同產品及項目類別合作的組織,如這一架構落地,台灣地區應當是其中的組成部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