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智庫:台應從俄烏局勢學到教訓

http://www.CRNTT.com   2022-06-04 00:05:14  


 
  總之,美國等西方國家奉行國際現實主義,基於自身利益決定如何打“台灣牌”。在中國大陸已然崛起的今天,台灣並非這些國家的核心利益,而衹是其一張牌、一枚棋子。因此,這些國家是定然不會冒著犧牲與中國大陸維持邦交關係的利益、犧牲本國民眾的生命去出兵護台的,最多衹是輿論上譴責、經濟上制裁、外交上壓迫、武器上支持。而當台灣問題一旦被解決,要不了多久,這些奉行現實主義的國家,基於自身利益考量,又必然會正視與承認現實,而尋求與中國重新處理好外交關係的。台灣因此就必然從棋子變成棄子。

  四、烏克蘭殷鑒不遠

  俄烏衝突已證明,美國從頭到尾就是拿烏克蘭當槍使,而烏克蘭傻傻地被美國當槍使,以致生靈塗炭。而當烏克蘭求救於美國時,美國也衹是輿論譴責、經濟制裁俄羅斯,但拒絕軍事協防烏克蘭,絕不出兵保護烏克蘭,反而趁機售賣快過時的武器、快過期的彈藥給烏克蘭而大發戰爭財,並企圖通過延長俄烏戰爭以進一步削弱俄羅斯、分化歐洲。這就是奉行利己主義、現實主義的美國!

  可以進一步預見,一旦烏克蘭失去對美國的利用價值,美國連目前的輿論譴責、經濟制裁都會很快解除的。畢竟,美國實質上並非為了烏克蘭的利益或者為了什麼所謂的公理道義而譴責及制裁俄羅斯的,何況這種譴責及制裁實際上也是不利於甚至有損於美國的國家利益的。

  烏克蘭自作自受的慘狀與美國現實主義、利己主義的表現,想必台灣民眾以及“台獨”分裂勢力與台灣當局應是看在眼裡了。台灣民意基金會3月22日發布的一份最新民調顯示,俄烏衝突讓更多台灣人不相信美軍會協防台灣,相信的人從半年前的65%驟降到34%,降幅高達三成。該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說,台灣人相信美軍會協防的比例在短短半年間暴跌30.5個百分點、認為美軍不可能協防的激增27.4個百分點,這是極端不尋常的集體態度的大轉變,充分顯示烏克蘭孤軍作戰的經驗對台灣人心產生巨大衝擊,可稱為“烏克蘭情境效應”。 該次民意調查顯示,擔心台灣成為“烏克蘭第二”的台灣民眾已高達六成。俄烏衝突仍在進行之中,但民意調查顯示,大部分台灣民眾對美國出兵護台,已由有信心,轉為信心崩盤。台灣集體態度出現大轉變,在外界意料之中,衹是“台獨”勢力目前不願也不想面對而已。

  如前所述,“台獨”分裂勢力深知,靠台灣自身的實力是不可能實現“台獨”分裂企圖的,得仰仗以美國為首的外部勢力的支持,特別是需要以美國為首的外部勢力出兵保護台灣,以保障台灣能夠從中國和平分裂出去。

  但是,美國等西方國家向來奉行國際現實主義,會權衡支持“台獨”分裂的得與失而決定是否支持“台獨”分裂。特別是在是否出兵護台方面,更是會評估中美能夠投入台海的軍事實力的強弱而定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