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布萊爾要“借妻還魂”?

http://www.CRNTT.com   2010-02-14 09:31:27  


 
  布萊爾曾說,現在他所做的事情,對自己的政治生命及個人生活都賦予了全新的意義。當年,作為英國首相的布萊爾宣稱給國家找到了一條政治上的“第三條路線”,即在施政時拋棄以往非左即右的政治取向,轉而強調雙方合作共贏。後唐寧街時代的布萊爾延續了這種作風。現在,他宣揚全球社會的第三條路線――將政治、商業、宗教聯合起來,讓政府治理、私人所有者的積極性以及宗教組織的感化共同促進社會進步。

  “現在我是個社會企業家,可以不借助強大的政府組織即可引導一場社會變革。”布萊爾信誓旦旦地說。

  在非洲最小最窮的國家之一盧旺達,布萊爾的“全球大一統”思想似乎有了發揮的空間。在布萊爾看來,當今社會尤其是那些不發達國家,急需政府、金錢以及宗教的感化,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政府能夠給商業一個自由的發展環境,同時鼓勵宗教領袖通過宣講來教導人們去做善行。在盧旺達,布萊爾建立了一個慈善組織,雇傭九個人長期從事這方面的工作,幫助當地經濟發展、推動政治改革、打擊腐敗。

  同時,布萊爾還與華理克牧師合作,運用當地的教堂體系,將藥品和蚊帳等分發給當地人民,以對抗瘧疾的侵襲。“在盧旺達,教堂的數量多過醫院,我們希望運用它們的力量來改善當地的衛生條件。這就是信仰的力量。”布萊爾說。

  這種政府、商業、宗教三位一體的模式,同樣被布萊爾運用在了塞拉利昂、利比亞、以及列和約旦河西岸。在中東,布萊爾宣揚通過正確的管理和邊境檢查點的設置,有效保障以色列人的安全,同時也讓巴勒斯坦人享受到生活上的便利。而由此而來的自由商貿,可以進一步促使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間達成和解。布萊爾深信,這種新的政治哲學觀可以適用於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從表面上看,確實如此。

  因為這三位一體的事業,卸任後的布萊爾反而比在任時更加忙碌。“一個月裡,我有四分之三時間不在家。”常年奔走於盧旺達、耶路撒冷、塞拉利昂以及華盛頓、紐約等地,布萊爾沒有時間陪家人,甚至都不記得上次家庭聚餐是在什麼時候。“好像總有會議在巴黎或者其他什麼地方召開。他老是跑到世界各國去籌集善款,或者跑去美國見他們的總統。”布萊爾的妻子切麗說。

  但事實上,由於做出出兵伊拉克的決定,布萊爾在英國的日子並不好過,大量的譴責紛至沓來。自此以後,布萊爾不得不對外界的輿論紛擾變得麻木。“你必須適應被眾人攻擊的感覺。如果有人像我那樣總是製造出一個又一個話題,就應該學著像我一樣只管自己腳下的路,讓事實說話。”

  布萊爾慶幸自己終於卸任英國首相,這樣就可以實現自己全球大一統、三位一體的個人抱負,因為它可以“惠及世界各國,影響力廣泛”,可以“不需借助政府或國際機構的名義”對社會進行改良。

  後唐寧街時代,布萊爾正以極大熱誠實現著自己的政治理想。在建立了自己的基金會,為政府、公司做顧問,進行全球性演講之後,布萊爾又將自己的觸角伸向了氣候變化和體育兩個新領域。在布萊爾的字典裡,從來沒有“退休”這個詞。“克林頓說我需要休息幾天,想想自己個人的事情。但是我不可能停下來,即使是躺在椅子上睡一會都會讓我覺得全身不自在。”布萊爾說,“我的座右銘就是:不停歇,不退休。我喜歡這樣的生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