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工黨戀棧權力 布朗以退為進

http://www.CRNTT.com   2010-05-12 10:54:42  


布朗呈辭乃以退為進:以結束政治生涯作賭注尋求體面退出政壇的機會
  中評社北京5月12日訊/英國大選出現沒有一黨取得過半數的“懸浮國會”。保守黨魁卡梅倫危機管理,馬上拉攏第三黨的自由民主黨,謀求組成聯合政府。南方網今日刊發中山大學行政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永傑的評論文章“工黨戀棧權力,布朗以退為進”,文章表示,“…輪流執政是政黨政治的常態,如此戀棧,並以民主原則作交換,只會使工黨失信於更多的選民。現在的結果,對於工黨而言未必不是好事,所謂‘早死早超生’,下台做反對派好好反省,他朝還可卷土再來。”其內容如下: 

  英國大選的結果是一個“懸峙國會”(Hung Parliament)的出現,沒有任何一個政黨獲得多數,必須組建跨黨派的聯盟政府。聯合起來能有過半數議席的組合方式只有一個,便是保守黨加自由民主黨,儘管兩黨理念大相徑庭,尤其是在選舉改革問題上水火不容。日前,正當“保自聯盟”的談判接近成功之際,工黨首相布朗突然公布了辭任黨魁的時間表,承諾將在9月的工黨大會時交棒予下一任黨魁。 

  筆者認為,對於布朗呈辭的解讀,必須超越工黨將由誰來接棒這個還不是太緊急的問題。原因是政壇耳語,自由民主黨一直表示,“工自聯盟”的最大障礙是布朗,他不承諾走人,什麼都不能談。因此,布朗呈辭,是為“工自聯盟”的談判掃清了障礙。雖然最終“工自聯盟”的願景只是曇花一現,但卻是工黨政府下台前相當拙劣的最後一台戲。

  布朗的這一舉動,是和保守黨爭奪自由民主黨,但根本目的還是為了讓工黨在敗選後仍能通過聯盟形式繼續執政,再戀棧權力一段時間;對於布朗個人而言,這則是以退為進的一招:拿結束政治生涯作賭注,尋求一個體面地退出政壇的機會。 

  在650個國會議席中,保守黨、工黨及自由民主黨分別取得了306、258、57席。從技術上看,只有“保自聯盟”能有363席的大多數優勢,“工自聯盟”只有315席,離過半數的326席還差11席。因此,“工自聯盟”即使能成事,也必定要再找幾個小黨來凑數,好讓總議席過半數。如此一個聯盟,必定較僅由兩黨組成的“保自聯盟”更為弱勢,內耗必將更為嚴重,對經濟陷入低谷、需要一個強勢政府的英國而言並非好事。

  更大的問題是,組建“工自聯盟”有違民主原則。從一般的政治邏輯看,執政聯盟中應該必須有得票率最高或得議席數最多的一個政黨(在這次大選中也就是指保守黨),例如經常要組大聯盟政府的德國,這一盟主地位往往由在選舉中得票最高的社民黨或基民盟擔任。“工自聯盟”的缺陷是兩個政黨在得票率和得議席數上都不是第一大黨,說得不好聽就是兩個敗選的政黨,由它們來組盟,那不啻是對英國民意的一大冒犯。 

  工黨戀棧權力之甚,也反映在如何處理選舉改革的問題上。選舉制度改革是一個國家的憲政問題,保守黨雖然反對,但為了給自由民主黨一個公平的機會,也表示可以將此付諸全民公投決定。但是工黨為了爭奪自由民主黨,卻開出一個有點逾越民主程序的做法條件:先立法再公投。為了繼續留在執政黨的地位上,工黨似乎已經把對民主原則的堅持列為一個次要的考慮。宣布9月交棒的布朗的目的,是在“工自聯盟”成事的情況下,能繼續擔任聯盟政府的首相4個月,這片刻光陰他願意再賭一把。 

  作為新工黨13年管治期內的第二個首相,布朗在唯一一次由他擔綱的國會選舉中敗下陣來,這恐怕是他一生中最難以下咽的莫大恥辱。在布朗看來,工黨在過去13年里取得的許多成就,其實是最應該歸功於曾長期主掌財政部的他,而工黨最大的失誤,例如夥同小布什出兵伊拉克,其實完全是前任首相布萊爾個人的錯。現在由他來承擔這個敗選下台的後果,他一定覺得很不公道。因此,布朗願意拿出一切可以拿出的條件來交換這4個月,為的是再做出一點成績後再交棒予下一任,例如讓英國經濟走出低谷、為工黨贏回聲望等,以達全身而退之效,才能為自己的政治生涯寫下一個不算完美,但總算是不過不失的句號。 

  “工自聯盟”的這台戲終於是唱不成,畢竟在此刻的英國,選民的意願與布朗的希望相去甚遠:讓工黨敗選其實就是選民心聲的一個最好的反映。輪流執政是政黨政治的常態,如此戀棧,並以民主原則作交換,只會使工黨失信於更多的選民。現在的結果,對於工黨而言未必不是好事,所謂“早死早超生”,下台做反對派好好反省,他朝還可卷土再來。曾記否,當年丘吉爾領導英國打贏二戰,但卻在國會選舉中落敗,他相當有風度地說:敢於把偉大的領袖趕下台的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丘吉爾往向掌權,但卻並不戀棧,敗選沒有妨礙英國人視邱吉爾為史上最偉大的英國人。歷史始終會給有功績的政治人物公正的評價,耍政治伎倆只會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