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民意堅決抵制 港反對派慘敗收場

http://www.CRNTT.com   2010-05-17 10:38:08  


 
                     得票遠低以往“公投”一敗塗地

  在2008年選舉時,公社兩黨的得票約佔百分之二十三點五,這些選票已經是這次“公投”的基本盤,最終連這個數字都保不住,說明支持“公投”的市民大多是兩黨的死忠支持者,或是崇尚激烈抗爭的市民,兩黨不但未能盡取反對派的支持者,更失去了主流民意的支持。事實上,在昨日五區超過五百個投票站的投票情況來看,大部分都是冷冷清清,毫無選舉氣氛,在九龍東、九龍西、新只東以及新只西,由於沒有具實力的候選人競逐,基本上由兩黨候選人自導自演,選情更是水波不興,不少票站一個小時只有百多人前往投票,很多時候工作人員也比投票的人還多,儘管“公社”不斷大打告急牌,但仍無法拉抬選情。市民堅決抵制投票,導致投票率較以往大幅下降,這正正反映市民以無聲的行動來表達對“公投”的不滿。

  值得指出的是,這次補選中投票的選民,投票的原因各有不同,不能簡單地將得票都歸類為支持“公投”。投票選民當中有部分是由於投票慣性,不論補選的性質為何,都慣性地認為應該投票,這一票並非是支持所謂的“公投”,而是一種投票的習慣。又有相當部分選民是基於某些候選人的個人因素,例如對大專生參政的支持等,始終選舉不可能消除個人因素,將投票率全數歸入“公投”議題既不科學,也不合理。而且,有部分候選人的參選目的是要表達對辭職議員的不滿,如九龍西的白韻琴,新只西的鄒秉恬等,政綱都是要趕走辭職議員。這些人取得的票數也不少,七除八扣下,“公投”結果將更加狼狽不堪。

                    耗費公帑激起民意憤怒

  昨日電視台採訪市民對於補選的意見時,大部分市民最反感的,是“公投”浪費了一億五千萬元的公帑,這筆錢根本花得並無意義,相信這代表大部分市民的心聲。蘇格蘭的政治家JohnMorley說過:“亂用公帑的罪行,猶如冒犯神靈。”因為議員作為市民的代議士,職責就是監察公帑運用,保護納稅人的公帑得到合理使用。然而,公社兩黨議員卻利用辭職發動一次所謂“變相公投”。首先兩黨在競選時並沒有向選民說明會發動這樣的“公投”,現在卻要納稅人為他們埋單,對選民既不尊重也不公平。

  第二,1億5千萬不是一個小數目,足以興建277個公屋單位、或為22000名低收入人士提供1年的跨區交通津貼、或為千多個四人家庭提供1年的失業綜援金、為13000名長者提供一年生果金,等等。不論是哪一項都比“公投”用得其所,都比“公投”來得有價值,更有利民生。“公社”憑什麼要市民付鈔舉行一次違法違憲的“公投”,而不用作民生開支。第三,如果這次“公投”成功,等如是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將來類似的“變相公投”勢將不斷發生,什麼社會議題都可以來“公投”一番,政府的公帑就這樣白白浪費。本港有大量專業的民調,不斷去探查社情民意,各種傳媒每日都有時事節目讓市民表達意見,市民要發聲議政不乏渠道,根本不必花億多元舉辦無法律效力的“公投”,這樣表面上是訴諸民意,實際上是煽動民粹,挑動對立,未來立法會如何運作,政府的施政將更難。這也是市民何以對“公投”義憤填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