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放棄朝鮮還為時尚早

http://www.CRNTT.com   2010-06-17 08:51:55  


韓國海軍將打撈上來的天安艦安放在駁船上。
  中評社北京6月17日訊/“自韓國公布‘天安艦’事件調查報告並把它提交聯合國安理會以後,中國面臨的國際壓力驟增。隨著朝鮮半島局勢的緊張和惡化,人們對中朝關系的各種討論不斷增多,有人認為朝鮮對中國國家安全是個累贅和包袱,中國支持朝鮮無論與國家利益還是國際形象都得不償失,所以主張放棄朝鮮。然而,如果我們從一個更大的視野看待當前的國際環境和中國內政外交,就會發現,中國放棄朝鮮還為時尚早。”新加坡《聯合早報》日前登載的周慧來文章“中國放棄朝鮮還為時尚早”,做如是評論。詳細內容如下:

無解的朝鮮半島困局

  朝鮮半島成為影響東北亞乃至世界安全的核心是朝核問題,而朝核問題之所以出現則與朝美關系直接相關。從本質上說,朝鮮發展核武器是為了謀求朝美關系的正常化,維護自身的國家安全。可是朝核問題的影響超越了朝美關系,也超越了朝鮮半島。

  對朝鮮來說,棄核要與實現對美關系正常化和美國對朝鮮國家安全的承諾掛鈎,這是美國不可能答應和做到的。

  對美國來說,與朝鮮實現關系正常化並承諾不威脅朝鮮的國家安全,意味著美國將喪失在朝鮮半島駐軍的正當性和合法性。而美韓同盟關系的動搖將直接影響到美國東亞戰略的布局和實施。因此,從美國東亞戰略的角度看,美國不可能與朝鮮實現關系正常化,更不會公開承諾保障朝鮮的國家安全。

  由此看出,朝鮮棄核與美國東亞戰略是個兩難。以朝核問題為核心的朝鮮半島安全困局近似於無解。

  從朝鮮半島本身來說,其安全困局的產生與自身的地緣戰略地位有密切關系。韓國前總統金大中對這一點說得很明白。在《建設和平與民主》一書中,金大中把朝鮮半島比作“亞洲的巴爾幹半島”,可謂一語中的。因此,在這樣的地緣環境中,朝鮮半島的安全與和平並不取決於韓國或朝鮮,而是半島外環視的各個大國,冷戰後主要是美國和中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