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野雞大學”:一部美國教育創業史

http://www.CRNTT.com   2010-07-15 11:40:47  


一個美國小區裡便有兩所“野雞大學”
  中評社北京7月15日訊/唐駿的加州理工學院假博士學歷被揭發後,又牽扯出他持有美國“西太平洋大學”文憑。,唐駿母校“西大”也被冠以“野雞大學”的稱謂。事實上早期的“野雞大學”並非一無是處,也曾在美國歷史上扮演過重要的角色。了解美國大學的發展歷史,對全面了解“野雞大學”是有幫助的,它意味著一段美國的教育創業史和分化史。 
 
  “野雞大學”記錄了美國教育創業史
 
  “野雞大學”是教育民主化的產物 
 
  一般意義上的“野雞大學”,在美國有長久的歷史淵源,是具有美國特色的歷史文化現象,甚至可以說是美國“教育民主化”的一個特產。美國建國後,曾經歷過高等教育為誰辦的爭論,保守派認為大學應該堅持歐洲傳統,以博雅教育為主,為社會精英和教會人士服務。而堅持教育民主化的改革派則認為獲得知識是每一個公民的權利,所以大學應該向社會開放,強調工具化。論戰最終以改革派的獲勝告終,從19世紀開始,大學開始強調開放,並擴大選課範圍,實用知識和科學知識開始進入講壇。 
 
  《贈地法案》使得大學數量爆炸,質量分化 
 
  隨著教育民主化目標的確定,1857年,時任眾議員的莫里爾(Justin Smith Morrill)起草了一個法案。這個法案規定,向每一個州贈與一塊土地,以鼓勵每一個州都建立一所農業和工業學院,教受“農業和機工技藝方面的技能……以普及高等教育和實用教育。”《贈地法案》於1862年被簽署,傳統的精英高等教育被消解,普通大學如雨後春笋般在美國出現,而質量良莠不齊也是在所難免。隨著時間的推移,《贈地法案》推動了著名公立大學的創立,如密歇根州立大學,但其中最低端的學校也逐漸演變成了現今的“野雞大學”。
 
  《贈地法案》創辦的學院除了發展正規的教育,還開拓性地使用了多樣的辦學形式。對那些不能正規上課的人們採取散發學習資料、開設短期課程和補習班的舉措。這大大擴展了受教育範圍,也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不上課也可以拿學位的“野雞大學”的前身。 
 
  教育民主化另一個產物:人人都可以辦大學 
 
  教育民主化不單讓每個人都有上大學的權利,也鼓勵私人自由辦大學。在美國,每個人都能開辦大學,任何人都可以花幾十元、用半小時的時間在政府部門注册成立大學,然後為自己及他人頒發學位。至於會不會被承認,則是另外一個問題。 
 
  在美國很多州,注册一所大學和注册公司一樣非常容易。例如在夏威夷,要得到州政府頒發的“資質證明”,只要花27.5美元通過夏威夷州政府的網站就可以獲得。雖然美國各類大學多達上萬所,但獲得六大認證機構認證的大學則不足3000所。但從法律上來說,無論被認證還是未被認證的大學都是合法的。在美國歷史上,幾乎所有的大學都曾經是“野雞大學”,最早的野雞大學不是不合乎學術資格認證,而是根本就不存在這樣的學術資格認證制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