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拆掉半個中國”很荒謬

http://www.CRNTT.com   2010-08-10 10:55:09  


  中評社北京8月10日訊/近日,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淮語出驚人,他在一個關於“舊城改造”的論壇上表示,“我們還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住房在未來15到20年得拆了重建。”陳淮主任此言一出,立即引起爭議,隨後他接受媒體採訪,詳細地解釋了他的拆遷理論,總結起來,1979年之前的房子因為各種原因,質量不行了,所以該拆,1979—1999年的房屋因為跟不上規劃,也該拆。真正應該長期保留的是1999年所建築的房屋。那麼,是不是真如陳淮所長所言,半個中國的房子都該拆了呢?

  ※逐一分析陳淮的拆遷論,從階段到數據都不可靠
 
  ○1979年以前的住房:實際已經被拆得差不多了

  陳淮:1949年以前的房子,有60-70年以上房齡,除個別有歷史文物價值的,其他基本沒有保留價值。1949—1979年建的房子,由於歷史原因,很多是戰備房、過渡房、簡易房,很多成了棚戶區,除有歷史文物價值的,其餘無保留價值。

  實際:建國以來幾次大規模的舊城改造,已經“消滅”得差不多了。以北京為例,建國以來已經經歷了三次大規模的舊城改造,分別為:第一次,建國初期的舊城改造;第二次,90年代開始的“危舊房”改造;第三次,2000—2003年的大拆改。在1949年舊城原有的2000萬平方米歷史建築(包括1300萬平方米平房四合院)中,今天保留下來的不足四分之一。基本上,全國其它城市,也都和北京一樣,經歷過好幾次大規模的舊城改造了。所以79年以前的房子,實際存在的並不多。
 
  ○1979-1999年的房子:那個時候已經開始科學規劃

  陳淮:當初是為了滿足脫困而建的住房,當時鼓勵單位自建住房,因此談不上什麼規劃,拆了圍墻就建宿舍,是受到鼓勵的,再有五到十年的發展,老百姓有從脫困型到改善型住房的需求,這些房要不要改建?

  實際:1999年以前的房屋也有科學規劃。在198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就批准通過了由中國建築標準設計研究所主編的《民用建築設計通則》,並將這個通則作為部標準執行。在《通則》之中,對建築的使用壽命、容積率、綠地率、安全標準,乃至於對老年人和殘疾人的關愛設施都做了詳細的說明。

  今年六月,中央電視台《焦點訪談》聚焦過的青島的八大湖小區。這個建於80年代的小區綠樹成蔭,還曾獲得過“山東省綠化模範小區”等多個稱號,樓間距也都超過了25米,但是卻被列入了“舊城改造”的規劃之中,讓當地居民百思不得其解。所以,1979—1999年的房子,並不是就沒有合理的規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