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民進黨轉型的困境及前景

http://www.CRNTT.com   2010-11-19 00:28:17  


民進黨如選擇全面轉型,就有希望重新穫得執政機會。
 
  其三,派系共治動態平衡仍然是民進黨權力結構的特色。民進黨的前身即所謂的“黨外”,實際上是各種反國民黨勢力的大聯盟,因此,民進黨建黨之後,長期維持派系山頭林立、理念路線歧異、利益爭奪兇狠的黨內生態。2008年民進黨處於谷底之際,民進黨內扁系、謝系、蘇系、新系、游系、“急獨”勢力和年輕世代等各派系勢力都以不同方式投入黨主席之爭,在派系爭持不下、相互妥協後,“形象清新”的蔡英文在新潮流及年輕世代的支持下順利出任黨主席。蔡英文出任黨主席後表示要推動政黨組織改造,要合理解決人頭黨員問題、重建黨的社會形象;引導派系政治從利益分配轉向對政策路線的探討與思辨;加強黨部與社會運動的連結等。

  2008年7月20日,蔡英文上任後第一次全代會,通過八項黨務改革案,擴大中執會、中常會的參與範圍,廉政條例和公職提名辦法有重大變革,黨中央權力大幅增加,其中“廉政條例”,將“起訴就停權、一審有罪除名”的規定修改為“一審有罪停權、二審有罪除名”。2009年2月,蔡英文提出民進黨必須走向民主開放的結構,具體內容包括:第一,要重新整理黨中央的組織結構,讓它接觸並吸納各方意見與聲音。第二,透過在野“國是會議”及各種平台,與社會各個層面互動。第三,在許多重要政策上,形成民間的共識。第四,在各項選舉提名作業,考慮範圍擴大,廣納賢才,不限於民進黨內部及黨員。第五,加速黨務改革,納入政黨研究專家及非民進黨精英,檢討黨的結構(柔性或剛性政黨)、初選制度等。2010年1月24日民進黨“臨全會”敲定年底五都“直轄市長”選舉以協調與民調為主,不用黨員投票;“直轄市”議員提名採完全民調,也不進行黨員投票。經過以上一系列黨務改革,民進黨在陳水扁時代“扁系一派獨大、人頭黨員充斥”等現象有所緩解,中央黨部基本上是青壯派接棒,權力核心仍大體維持“派系共治、動態平衡”格局。近階段隨著整體實力的逐步恢復,民進黨內各派為了爭奪政治資源的內鬥又明顯抬頭,如年底“五都”選舉候選人之爭,各派系勢力之間甚至同派系內不同候選人之間的競爭廝殺依然是刀刀見骨。總體而言,在野兩年多來,民進黨在黨務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但組織體系、權力結構並沒有根本性變化。

  無庸置疑,政黨適應性轉型的過程是痛苦的,並可能充滿著鬥爭,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從某種意義上說,政黨本身在本質上是抗拒變革的。民進黨下野兩年多來,來自黨內基層尤其是青壯派要求改革與轉型的呼聲相當強烈,但礙於各種因素制約,從實際情形看,可謂“雷聲大、雨點小”、“小調整、無轉型”。民進黨未能順利轉型的原因主要有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