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戰前伊拉克:薩達姆的偽強國

http://www.CRNTT.com   2011-01-17 10:03:39  


 
  精銳部隊共和國衛隊必須是遜尼派出身,復興黨僅有6%的黨員為什葉派,20世紀下半葉後什葉派再無高官 

   伊拉克是一個什葉派占多數的國家,但作為一個遜尼派政權,伊拉克阿拉伯復興社會黨的統治必定不能依靠什葉派為主的國防武裝。所以伊拉克還有一個特殊的軍隊:共和國衛隊,其成員必須是遜尼派出身,而精銳中的精銳共和國特別衛隊成員必須都來自薩達姆的老家提特里克。 

  而在政治上,在20世紀下半葉,什葉派就再也沒有嘗過在伊拉克政府任高官的滋味。在伊拉克復興社會黨內,1968年僅有6%的黨員為什葉派。 
 
  人均收入3600美元的光鮮外表下,占人口55%的南部什葉派經濟發展卻遠落後於北部遜尼派 
 
   伊拉克全國人口中遜尼派阿拉伯人20%,什葉派55%,庫爾德人20%,而薩達姆時代的遜尼派一家獨大。雖然海灣戰爭前,伊拉克賬面上的人均收入已經達到了3600美元,號稱中東第一富國,但遜尼派和什葉派的政治權利以及經濟發展水平嚴重不對稱。復興社會黨重新掌權後,南部什葉派居住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福利一直被忽略。

  直到南部叛亂愈發嚴重之後,薩達姆才採取一定的傾斜政策,南部什葉派和北部遜尼派三省的發展水平差距有了逐步縮小,“南貧北富”的狀況才稍有緩解。 
 
  大城市裡的窮人多為什葉派,遜尼派上中學的小孩是什葉派的兩倍,政治經濟不平等最終逼反什葉派 

  直到石油國有化運動之後,什葉派才有人進入中產階級和產業工人行列。不過,大城市裡的窮人多為什葉派。在農村,什葉派地區的狀況也並不好。1978年,什葉派各省的小學生占全體人口的20.8%,只稍低於遜尼派省份的21.8%,但什葉派的人口是遜尼派的兩倍多。中學最高年級的學生在人口中的比例,什葉派省份僅為遜尼派省份的1/2強。

  由於薩達姆大權獨攬,占伊拉克人口大頭的什葉派在政治與經濟地位上與遜尼派極度不平等。直到1991年,什葉派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終於揭竿而起。當時正值伊拉克軍隊從科威特後撤,什葉派發動突然襲擊,扣押了數萬名後撤途中的伊拉克士兵,什葉派武裝一度奪取了十多個伊南部城市。薩達姆抽調最精銳的共和國衛隊進行干預,最後將什葉派的叛亂鎮壓下去。現在在什葉派居住的伊南方地區發現的許多大屠殺遺留的屍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