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連戰解密首次訪問大陸前因後果

http://www.CRNTT.com   2011-01-25 13:51:30  


 
  南方周末:2004年因兩顆子彈敗選後,你為何仍將改善兩岸關係作為政策方向?

  連戰:兩岸情勢在2005年4月我率團訪問大陸之前,和今日不可同日而語。當時陳水扁主張“一邊一國”,隨後推動“正名、制憲、公投”;大陸則是制定“反分裂國家法”,兩岸關係緊張對立,瀕臨戰爭邊緣,美國也多次聲明警告。因此,改善兩岸關係當然是當時的首要之務。

從“幕僚作業”到“後宰門小學師生的熱情”

  南方周末:有個說法,2005年的“和平之旅”是應中共中央邀請,這個說法確切嗎?

  連戰:對的,嚴格來說本人是以中國國民黨主席身份,接受中國共產黨胡總書記的邀請的,胡總書記的邀請,不但是正式的,而且基於善意,也是正視現實。這項決定可說影響了兩岸的關係與發展,今天來看,總書記的決定在歷史上是正確而值得肯定的。

  南方周末:你啟程“和平之旅”之前,經歷了一個“幕僚作業”的階段,這個階段重點是與大陸對接什麼?其間有沒有波折?

  連戰:當時林豐正秘書長銜命前往,和陳雲林主任密切溝通協調,包括行程的安排、雙方共識應呈現的文件名稱,鑒於當時民進黨政府一再宣稱兩岸民間團體不得簽署具有公權力意涵的協議或文件,所以我們最後想出以“願景”來代替雙方的共識,提出雙方未來要共同努力的方向。

  所幸,和平之旅經由雙方人員不辭辛勞的協調,相互的包容、體諒與安排,才得以順利完成,此過程中,碰到的任何困難,都圓滿解決。

  南方周末:“和平之旅”行程為何這樣安排?
  
  連戰:訪問行程的安排也是以我方的考量為主,訪問的首站就是到南京中山陵謁陵,向總理孫中山先生致敬。我也很榮幸能夠到北京大學——我母親的學校——發表以“為萬世開太平,為民族立生命”為題的演講,在中國現代新思潮的發源地呼籲兩岸堅持和平、走向雙贏。西安之旅則讓我有機會尋找彌足珍貴的童年歲月,後宰門小學師生的熱情,我至今都記憶猶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