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美沒有大的戰略衝突

http://www.CRNTT.com   2011-05-08 07:58:06  


在2009年7月第一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中,中國官員就明確指出中國的核心利益。
  中評社北京5月8日訊/經濟觀察報刊載作者丁力的文章指出,第三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仍然會是一次略顯平淡的例行溝通會。儘管會前美國官商界人士的吹風多少渲染了一些火藥味。這並非因為雙方願意擱置分歧,只是因為中國和美國沒有大的戰略衝突。 

  中美一年一度的副總理級別對話於本月9、10兩日在華盛頓舉行。中國方面是副總理王岐山、國務委員戴秉國,美國方面是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財政部長蒂莫西.蓋特納。他們作為各自國家首腦的“特別代表”參加常規對話。 

  在2009年7月的第一輪“對話”中,中國官員就明確指出了中國的核心利益,劃定了不可接受美國在雙邊關係中逾越的“紅線”。戴秉國在華盛頓對記者說:中國的核心利益第一是維護基本制度和國家安全,其次是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第三是經濟社會的持續穩定發展。 

  在現階段,美國既沒有足夠的能力損害這三項“核心利益”,也很難從損害中得到好處。與前些年相比,美國進行海外干涉的意願減少了很多,甚至不願致力於改變小國利比亞的“基本制度”。當然,這並不是說,美國不想在競爭中壓制中國,保持它世界第一大國的地位,但那不同於明目張膽的直接對抗。因此,在戰略層面上,中美目前沒有必然激化的衝突,雙邊矛盾主要還是商業利益之爭,而且還是合作中的競爭。兩國找到更多的共同利益也是可能的。 

  隨著經濟發展和海外利益的擴大,中國在世界各地遇到的挑戰也更將與現在的美國相似。如何在全球的背景中推進國家利益,這是新興大國必須認真學習的課程,而美國可以提供很多“案例”。雖然中國不太可能像美國那樣咄咄逼人,為自己的利益大聲聒噪,卻仍有必要向美國的方式靠攏。 

  第三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所涉及的主要仍是技術性問題,已存在多年,中國要求得到市場經濟國家的地位,美國則提出人民幣匯率問題、知識產權問題。當年外企在中國享有特別待遇的時候,美國跨國公司是中國在美國的最有效的游說集團。現在外企的待遇有所轉變,因此成為第三輪對話中的一個話題。雖然美國公司更強烈地表示了不滿,這卻是一個雙方都對對方有要求的問題。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