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鄭永年:中國的政治改革要從細節開始

http://www.CRNTT.com   2011-06-14 10:55:22  


 
理性的做法是既往不究

  在這樣的情形下,理性的做法就是既往不究。從前的腐敗不再追究了,從現在開始做起,或者從新人(新進入幹部官員隊伍的)做起。除了公開財產,還可以實行公開的財政預算,看看每一年那麼龐大的財政預算到底去了哪裡。如果這樣,國家就可以告別一個腐敗的過去,迎接一個清廉的未來。

  但是,沒有一個政治人物敢這樣做。原因很簡單,這件事情很容易被高度意識形態化,被道德化。一旦某一個政治人物這樣做了,很快就會被妖魔化,被各方面的道德壓力所淹沒。因此,一個理性的政治人物往往選擇高調一些,道德一些,說一些根本實施不了但在道德上可以避免被攻擊的所謂“改革”目標。即使沒有改革行動,但道德的制高點是守住了。問題是,這種選擇的結果不僅使得腐敗照樣繼續,而且在鼓勵繼續腐敗。因為腐敗者也是理性的,知道這個制度的弱處,知道執政者不會來真的,因此腐敗得更為肆意妄為。這就是中國的官場的現實。

  與此類似也發生在經濟領域。很多年前,一些人終於有勇氣提出了不要追究企業家的“原罪”。改革開放以來,在複雜的發展過程中,無論是紅色企業家還是民營企業家都經歷了一些不正當的手段而“發財致富”。這種情況實際上在任何社會都不可避免。因此,免除“原罪”是理性和現實的做法。但是,這種呼聲立刻被淹沒在高調的道德聲中。現在因為社會的高度分化,民眾中要清算企業家“原罪”的人還不少,殺富濟貧的道德氣氛日益高漲。結果呢?受害者與其說是企業家,倒不如說是社會,是那些反對免除企業家“原罪”的群體。因為在這樣的情況下,民營企業家感到很不安全,紛紛出走國外,尋找安全的落腳點,避免日後被算賬。一些紅色企業家更是加快速度侵吞國有資產,轉移到海外。黨政官員和紅色企業家已經成為了中國資金流向海外的一個重要來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