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印度外交 不結盟2.0?

http://www.CRNTT.com   2012-03-26 11:00:47  


印度獨立後首任總理尼赫魯的不結盟政策繼續盤旋在印度外交政策的上空?
  中評社北京3月26日訊/《投資者報》日前登載薩達南姆.杜梅(Sadanand Dhume)的文章“印度外交 不結盟2.0?”,內容如下: 

  猶如讓人討厭的揮之不去的幽靈,印度獨立後首任總理尼赫魯的不結盟政策繼續盤旋在印度外交政策的上空。在聯合國安理會的兩年任期內,印度並不標榜自己民主政體的身份,大多數時候站在俄羅斯和中國一邊,為叙利亞的阿薩德和利比亞的卡扎菲的利益而鬥爭。

  印度的表現,非常讓那些希望美國與印度之間建立更緊密聯繫的美國人失望,而這反映了印度內部對於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則的紛爭。8位印度重要的公共知識分子和外交學者最近發表報告“不結盟運動2.0”,報告中宣稱“自印度建國以來,取得戰略上的自主地位一直是印度外交政策上的決定性價值和目標”。而不結盟運動1.0,指的是印度於冷戰時期在莫斯科和華盛頓之間保持等距離的政策,雖然實際上比較傾向蘇聯。

  華盛頓是天生夥伴

  若回到通過與華盛頓抗衡以體現自己的獨立性的時代,將使印度在2008年與美國達成民用核能協議時的說法不攻自破——一個面積大、人口多的英語民主國家的崛起,將符合西方的利益。為什麼要把這麼多外交資金浪費在一個不可靠的夥伴身上?華盛頓的懷疑論者已經在爭論。

  但如果印度學會像大多數其他國家那樣,從國家利益的角度看待外交政策,而不把其與抽象教條牽連起來,最終將有可能發現,華盛頓是印度天生的同伴,兩國不僅在家庭和教育背景上有密切聯繫,還同樣對中國快速增長的軍事建設和巴基斯坦與伊斯蘭的曖昧不抱信任。

  這並不意味著印度要像印度一些精英經常擔心的那樣成為美國的小狗,而是要認清兩國之間利益和價值的交匯點。印度最迫切的目標,是要使它前景美好現實卻相對落後的經濟現代化,要達到這個目標,最好是有一個以美國的權力為基石的穩定而又開放的國際秩序。印度自身的利益,決定了印度應強化這個秩序,而不是使這個秩序被侵蝕。

  “不結盟2.0”的支持者傾向認為美國與中國都是一樣的不可靠。對於印度那些還停留在冷戰思維的守舊分子來說,美國在這個區域最親密的朋友——日本、韓國和澳大利亞——是對美國卑躬屈膝的可憐蟲,而不是成功為人民帶來安全和繁榮的自由市場民主政體。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