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台灣的名嘴之亂

http://www.CRNTT.com   2012-05-02 08:28:28  


  
台灣政治認識跟著媒體走 
  
  表面上,這些名嘴們販賣的商品是“民主、監督與制衡”,但實際上出售的卻始終是“對立、仇恨與恐懼”。有個名嘴,把歷史小說當成史實來談,被抓之後,居然還說這是製作單位提供的,自己只是臨場發揮而已。某些人尤其擅長愚弄民眾心智,煽動情緒,顛覆對法治的固有認知,使整個社會一直處在相互傾軋、動盪不安的浮躁、焦慮局面。在今日的台灣要想求得全民共識簡直比登天還難。 
  
  整個台灣的政治認識是跟著媒體走。名嘴可說天文(外帶與外星人是朋友)地理,牛溲馬渤,陳芝麻爛穀子,張家長李家短,無所不知,無所不談。個個舌燦蓮花,言不及義。有些名嘴就像舞女,他們是按鐘計費的。 

  換言之,他們所講的通通都是商業電視台的商業行為。如同購物台一般,甚至還不如購物台。因為購物台賣的東西畢竟還是真才實料的產品。而有些名嘴賣的產品卻是造謠生事,惟恐天下不亂。 
  
  一切社會議題和政治現象的討論,因為意識形態的差異,都必然會觸發愛憎情緒,然後又引發過度的關注,再來撩動“媒體審判”。 
  
  從當年跆拳界鄭大為的公正裁判,到楊淑君黑襪事件;從劉珊珊的被美迫害,到夏瀛洲的中國軍言論;從陳水扁的面色發黑,到李登輝的繼續“發光發熱”;從馬英九的有氧慢跑,到林毅夫的能否返台都在吵,而且最後,除了極少數之外,多半隻有理盲而濫情的宣洩,卻沒有是非對錯的清明。 
  
  再舉個例子,一個台灣本不出名的台日混血藝人在酒後毆打司機,台灣新聞居然可以連炒一個星期,鳳飛飛的往生當然令許多人不舍,但也可以連續二十四小時,反復播放好多天,好像世界真是繞著台灣轉似的,但真正關係到法理公平的台灣媒體頻道整合事件,名嘴卻又不太敢提,這倒反常。因為怕電視台被波及,利益受損。遲來的正義不是正義,有選擇的正義同樣可議。難道不是嗎? 
  
  如今的台灣媒體輿論早就失去了深入思考能力,觀點與角度的水準極其淺薄,幾乎只容得下“動輒批判的詞彙語境”。即使新聞中所難得引發的,是對政府政策進行挑戰碰撞或對社會價值進行反省修補,往往也由於媒體輿論情緒的過度高漲,而扭曲了凝視真相、思考藍圖的珍貴機會!就像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最近有關旺中案的法律爭議案就沒人敢深談,只見民進黨議員的強力杯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