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李稻葵:金融危機正在催生出一個嶄新的世界格局

http://www.CRNTT.com   2012-08-27 08:30:27  


李稻葵認為,今天的世界與毛澤東所觀察到的顯然不同,導致這一不同最大的原因來自中國自身的改變。
  中評社北京8月27日訊/“三個世界”是中國領導人毛澤東上世紀70年代一個極具洞察力的理論,他把當時作為超級大國、稱霸全球的蘇、美稱為第一世界,其他發達國家等富國稱為第二世界,發展中國家稱為第三世界。 新財富發表知名經濟學家、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文章認為,今天的世界與毛澤東所觀察到的顯然不同,導致這一不同最大的原因來自中國自身的改變。中國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孵化出金融危機,而金融危機正催化出新的“三個世界”格局。

  第一世界:富國

  文章稱,總體上講,富國是這一輪金融危機的肇事者,也是最直接的受害者。2008年第一輪金融危機,在政府的大力救市措施營救下,已經基本過去;但是2011年中出現的第二輪公共財政危機,至今仍然折磨著這些國家。從總體上看,這些發達國家面臨著深刻的政府與社會關係的調整和改革,公共財政的規模和支出的結構必須改變。只有這樣,其經濟才能恢復競爭力,公共部門才能恢復信用。但是目前來看,這些國家政治改革的意願普遍不明朗,改革的理論準備、基本思路也並不清晰。所以,包括日本在內的富國,將面臨著一個漫長的調整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富國對於全球化、對於全球貿易的進一步自由化、對於碳排放等問題,仍然會態度搖擺,機會主義色彩濃厚。

  富國整體上講,對於中國的崛起是不放心的。在經濟層面,它們擔心中國的成長會擠占其發展的空間,極為集中的一個表現就是知識產權問題。這些富國擔心中國企業未來逐步掌握發達國家的一些知識和技術,從而大規模提升競爭力,所以,知識產權將成為未來富國與中國鬥爭的焦點,這是涉及到未來發達國家競爭力的根本問題。

  必須強調的是,富國並非鐵板一塊,其最主要的一個分歧產生在以德國為首的歐洲大陸國家與美英這兩大集團之間。德國的經濟競爭力相當旺盛,其所依賴的經濟體制也並非英美那樣全面的市場經濟制度,德國自詡的社會市場主義,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對市場直接進行幹預,保證市場的公平性,而並非一味地強調效率。如果說這種制度上的差異只是相對表面的,那麼二者更深層次的差別則表現為主流意識形態的區別。德國等大陸國家相對而言更加強調公眾社會秩序、公眾利益,而並不像英國和美國那樣注重個人自由、保護個人意識。對於發達國家這種內部的分歧,中國必須有非常客觀、清醒的認識。

  金融危機給富國帶來的直接後果將是其內部的分裂,德國一定會是危機之後的相對受益者,其在歐洲乃至整個世界的地位將會提高,德國的經濟、社會管理體制在歐洲大陸將會有更大的號召力和影響力。歐洲其他國家到最後會不得已將相當一部分社會和公共財政的管理權,交給以德國為領導的歐盟集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