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從蘇起言文看馬英九與李登輝趨同

http://www.CRNTT.com   2012-12-08 09:56:41  


“國安會”秘書長的蘇起 (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12月8日訊/澳門新華澳報今天登載富權的評論文章“從蘇起言文看馬英九與李登輝趨同”,內容如下: 

  在馬英九就任“總統”初期出任“國安會”秘書長的蘇起,前日在參與淡江大學舉行的“中共十八大與兩岸關係發展”論壇時,就台方完全冷處理對待大陸積極促成的“兩岸政治談判”的話題表示,談兩岸政治互動應分為“政治談判”與“政治對話”兩個層次,“政治談判”在現階段兩岸關係中應該要緩,也許還要很長時間,在馬英九任期內不太可能。但兩岸“政治對話”可以加快進行,事實上現今兩岸政治對話都在進行,包括智庫、學者、專家、前官員間的交流,以演講、研討會等各種方式接觸、對話、增進瞭解,減少誤判的機會。因此,台灣應與大陸持續政治對話,累積雙方瞭解與互信,重點是“兩岸關係要動”,不能停滯成為僵局,僵局若拖下去,對台灣不利。

  或許,蘇起的這番話,可為當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入“深水區”後,應當超越目前的經濟交流合作層次,進入更高的政治、文化等層次,卻遇到來自台灣方面的障礙而“解套”。既可在理解的基礎上照顧馬英九目前遇到的實際困難,對本來應當進行的兩岸政治談判暫時予以放緩,又可積極回應中共“十八大”提出“希望雙方共同努力,探索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商談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穩定台海局勢;協商達成兩岸和平協議,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前景。”的主張。

  實際上,正如蘇起所說,兩岸政治互動可以分為“政治談判”及“政治對話”兩個層次,“政治對話”是“政治談判”的初級階段,亦即是在“政治對話”的條件尚未具備之前,就兩岸關係發展遇到一些必須及早解決,但因涉及到政治層面,卻又因未能進行“政治談判”而將會影響進展,而適宜採取權宜辦法,以官方、半官方甚至是民間的“政治對話”方式予以“解套”,並經過逐次積累,為未來的“政治談判”創造氛圍、準備條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