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深化中國金融改革的思路與重點

http://www.CRNTT.com   2013-09-02 08:11:13  


  中評社北京9月2日訊/從金融結構與經濟結構的互動關係角度考察,不同經濟發展階段的最優金融結構應與相應階段實體經濟對金融服務的需求相適應。目前,中國勞動力、土地等生產要素投入均面臨瓶頸,經濟轉型的重心轉向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就資金而言,過去較長的一段時間,金融體系改革發展的出發點是適應勞動力、土地等要素較為充裕的禀賦,重點強調金融體系動員資金的功能。

  因此,利率、匯率等資金價格的管制,能夠迅速動員儲蓄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間接融資體系等總體上適應了前一階段經濟增長的要求。隨著中國要素資源禀賦出現根本性變化,對金融配置效率的要求超越了對鋪攤子的規模訴求。這相應需要一個更加高效、市場化、富有彈性的金融體系支持經濟轉型。

  中國經濟時報發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文章表示,中國全要素生產率在過去三十年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投資活動逐步從低效率部門轉移到市場化的高效率部門。然而,以銀行信貸為主的金融資源卻仍然集中配置在原有的較低效率部門,大量成長性良好的市場化部門和中小企業缺乏金融支持。如果金融錯配能夠得到矯正,有市場活力的經濟比重有望進一步增加,總的全要素生產率還有明顯提升空間。

  當前中國金融體系存在的問題

  文章分析,目前,中國金融體制發展已經明顯滯後於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優化的要求。具體而言表現在:

  ——金融體系功能失調

  中國金融體系的很多方面還停留在為傳統經濟增長動員資金的定位上,忽視了金融內在的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和降低系統性風險的功能,突出地表現為經濟體系中存在小微企業、輕資產的服務業、農業、轉型升級中的企業等大量得不到金融服務的薄弱環節。

  ——金融市場結構失衡

  以美國為代表的主要發達經濟體在過去30年先後以重工業、科技行業為主的經濟轉型過程表明,在支持創新、促進升級、動員金融資源方面,資本市場比銀行體系更富有效率。目前中國金融體系仍以間接融資為主,直接融資發展嚴重滯後,雖然近年來有一些銀行理財產品的發展,但是實質上通過銀行體系提供的社會融資總量占比依然高達80%以上。這不僅降低了金融資源的配置效率,也使風險高度聚集於銀行體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