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馬英九交接班部署將因“鍘王”而破局

http://www.CRNTT.com   2013-09-16 09:15:04  


 
  至於“吳江配”佈局的另一半,即吳敦義方面,在“鍘王事件”過程中,顯見他並不與馬英九同調。不少民眾都從馬英九宣佈“鍘王”的記者會電視畫面中發現,在江宜樺咬牙切齒地痛斥王金平的同時,吳敦義卻臉色陰沉,說些不痛不癢的話,因而猜測他並不同意馬英九的做法。

  後來陸續有消息傳出,確是如此。在馬英九宣佈“鍘王”前的“小圈子會議”中,參與者只有馬英九、吳敦義、江宜樺、羅智強等人。其中江宜樺和羅智強堅決附和馬英九的“鍘王”決定,而吳敦義則是有所保留,希望能以較為柔性的方式處理。但當即遭到馬英九痛斥,吳敦義只好收聲,不再表示意見。

  依馬英九的性格,吳敦義此舉,已被視為“不忠誠”,日後再難以得到“祝福”,甚至是將會找尋他的某些失誤而去除之。不過,依“憲法”規定,“副總統”有任期保障,不能說“炒”就炒,因而馬英九只得被迫忍受他繼續呆在“總統府”,但勢必會更改自己的“交接班大計”。

  然而,被喻為“沒有朋友”的馬英九,在國民黨內已經找不到可以信任,又具有相當資歷的人了。倘果如此,即使國民黨能夠在二零一六年“總統”大選中再次獲勝,當選者也將不會是他所屬意的人。

  馬英九陷於孤家寡人的另一個跡象,是羅智強的“跳船”。儘管羅智強在辭職後,仍在為馬英九說話,但按政界人士私底下的分析,是為了避嫌,免得馬英九將他也納入“不忠誠”、“背叛”的“黑名單”而已。真實原因可能是,他從“小圈子決策”中發現自己處於“伴君如伴虎”的險境之中,馬英九難以“服侍”,不如及早脫離這個“危險地帶”。

  雖然馬英九無法推出自己所屬意的人,國民黨卻不能因此而缺席“二零一六”。在黨內呼聲較高的朱立倫,就將會脫穎而出。其實,如果不以領導人的個人喜惡為標準,而是以國民黨最有機會勝選,最有利於國民黨的政治發展前景作衡量,朱立倫確是一位最佳的人選,年齡、資歷、政績、形象等要素均佔優先位置。雖然他是外省人的後代,但其岳父高育仁卻是本省人團體的領袖,可以為他化解省籍局限。但馬英九基於其只信任“小圈子”及“尋找小馬英九”的心態,卻不喜歡朱立倫,並要把他鎖牢在新北市。在“鍘王案”引致反效果,並導致“吳江配”破局之後,國民黨內可能會產生某種逆反心理,支持並非是馬英九所喜愛,但卻有益於國民黨的人選,而朱立倫就有可能是這種逆反心理的得益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