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張亞中:台灣教科書史觀的戰略性逆轉

http://www.CRNTT.com   2013-10-09 00:03:16  


 
  經歷了兩年,換到了吳清基部長,終於增聘少許公正學者參與,課綱委員會才得以運作,2010年下半年終於完成了課綱的審定,但是很遺憾的,或許新的課綱加入了一些史料,但是“一邊一史”的基本結構並沒有絲毫改變。現有的歷史課綱仍然是“台灣史”、“中國史”、“世界史”的結構。單元的名稱仍然是“鄭氏統治時期”,而非“明鄭時期”;使用“日本統治時期”,不僅不是“日據時期”,連“殖民”兩個字也沒有出現;1949年以前“中華民國”的歷史放在“中國史”,1949年以後的發展放在“台灣史”;“台灣史”與“中國史”最後兩個單元的名稱是“當代台灣”與“當代中國”。“當代台灣”已經與“當代中國”分離了。馬英九不會是個“一邊一國”的主張者,但是他任內的課綱委員會、“教育部”,卻讓他成為“一邊一史”與“一邊一國”史觀的背書者,有些可悲。(有關此一部分,詳請參考,張亞中,〈異化的史觀與認同〉,《中國評論》,2012年4月號,總第172期)

  課綱已經出爐,課綱委員會就解散了。接下來,出版社依據課綱撰寫教科書,送完後再送“教育部”“國家教育研究院”召集學者專家所組成的“課本審定委員會”來審查。這個委員會大約是13人,10位大學教授,3位高中歷史老師。

  出版商的思考簡單,出書不能不賺錢,因此,他們自然會去找有份量,但是在史觀上能投“教育部”所好的學者擔任主編。另一方面,既然現有的課綱與原有的課綱沒有多大的改變,不妨就用以前的版本為基礎,修改一下即可,如此既有效率,又可以節省新編寫的費用。

   現有教科書將“台灣史”當作“國史”在撰寫

  去年(2012年)年初,七家出版社將撰寫的教科書送到“教育部”“國教院”審定。大約是五月間,有一位課本審定委員出缺,“教育部”的官員問我是否願意擔任審定委員。在參與後,發現問題實在很大,這些依照新課綱所撰寫的教科書,把“台灣史”當成“國史”在寫。課文顯示:台灣不是以中華文化,而是以多元文化為主體;對日本殖民統治表達出高度的肯定與美化,連“慰安婦”都可以寫成是台灣婦女自願參與;清朝在台灣是消極統治,日本人則是積極建設;國民黨在台灣是壞事做盡,民進黨則是台灣民主化的功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