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馬王要延續政爭均流失解套最佳時機

http://www.CRNTT.com   2014-03-31 08:29:10  


馬王均錯失解套良機
  中評社北京3月31日訊/澳門新華澳報評論員富權今天撰文《馬王要延續政爭均流失解套最佳時機》分析認為,如果說學運領袖最初提出的條件只是“逐條審查、逐條表決”等,馬政府尚是可以接受的話,但卻因為馬英九“自我感覺良好”及要與王金平“過招”而錯過瞭解套良機的話,待到學生們攻陷“行政院”且他們所提出的訴求更高更“辣”馬英九根本不可能接受,那就是時機流失殆盡,倘不得不被迫接受那又是提前“跛腳”了;王金平同樣也是喪失了及時解套並因此可以建立歷史地位的時機:他也將學運當作是“九月政爭”的延續戰,結果一次又一次地錯過了運用“立法院長”職權解決學運的時機,及充分發揮其“協調”特長,進行朝野協商的良機,也是“太陽花學運”一發不可收拾的主要原因之一。
詳細分析如下: 

  歷史往往驚人地相似。在陳水扁的第二個任期走向結束之時,爆發了“紅衫軍”運動,幾十萬身穿紅衣的群眾走上街頭,抗議和反對陳水扁的貪腐行為。而現在,也是馬英九正在履行其第二個任期的“走向結束”階段,昨日也有逾十萬(學運領袖林飛帆聲稱有五十萬,警方則說是十一萬七千)身穿黑衫的群眾走上街頭,抗議和反對馬英九指揮其下屬機構和人員在洽簽及審查《兩岸服貿協議》過程中的各種作為。

  但歷史並不完全相同,也不會重覆。導致百萬“紅衫軍”走上街頭所針對的標的,是陳水扁的貪腐行為,這無論是任何政治立場的人都痛深惡絕的。因此,在參與“紅衫軍”運動的民眾中,固然有與民進黨對立的泛藍支持者,也有部分泛綠支持者,並有部分民進黨人,尤其是“紅衫軍”的總指揮施明德本身就曾任過民進黨主席。而當陳水扁的任期結束後,當即鐺鋃入獄,直到如今,儘管其身體確實出了問題,也儘管民進黨發起“救扁”行動,但仍未能獲得釋放。

  而“黑衫軍”的湧上街頭,並不是因為馬英九貪腐,實際上就連民進黨人也不懷疑他的清廉,而是對簽署及審查《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過程中的程序心存不滿;惟正因為這並非如同貪腐那樣是刑事犯罪行為,並有一個統一的是非價值和衡量標準,因而也並非是大多數人都支持“黑衫軍”的行動,相反還有“白衫軍”在同一時間集結示威,表達相反的意志。<nextpage
  不過,有一個動向值得注意,就是在民進黨內,有人正在搜集馬英九的“黑材料”,誓要為陳水扁“報仇”,在他於任失去刑事豁免權之後就立即採取刑事訴訟行動。據說,馬英九之所以那麼固執,並在黨內防擋非嫡系上升空間,就正是擔心他卸任後,會有人向他“秋後算帳”。不過,他防的並非是民進黨人,而是國民黨內“自己人”,因為他自我感覺良好,認為在自己創造良好條件之下,國民黨可以保持長期執政,民進黨難以再次實現政黨輪替。

  這正是馬英九的悲哀。正因為是他的自我感覺良好,也正因為是他的固執,才促發這次“黑衫軍”運動,也才一次又一次地喪失瞭解決問題的黃金時機。

  實際上,當《兩岸服貿協議》遇到民進黨的強力反制,而一些行業的中小企業主也在表達對協議中的一些內容的憂慮之後,馬政府並沒有有針對性地進行宣導,消除中小企業主的疑慮,及反駁民進黨的“抹黑”、“抹紅”,並向廣大民眾說明民進黨的杯葛是妨礙台灣經濟發展的倒退行為,反而是犯了兵家大忌,在尚未“掃清外圍”之下就下令進行“強攻”,強令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務必在六月底之前審查通過《兩岸服貿協議》。這才使得因為自己所經營的若干行業也有可能會“受到影響”而刻意採取“逃避主義”態度,在“立法院”新一個會期不願繼續擔任內政委員會召委,但卻被黨中央強令必須續掌該職的張慶忠,意氣用事地撕毀“逐條審查、逐條表決”朝野協商共識,採用了以“三十秒”強渡關山的方式,將《兩岸服貿協議》徑交“院會”,等於是將“燙手山芋”拋給王金平。

  而正是這“三十秒”,一方面固然是給早就要阻擋《兩岸服貿協議》的民進黨及其外圍團體,提供了發動大型社會反對運動的“導火索”,另一方面也使得在“九月政爭”後佔了上風,並要籍著自己的黨籍保存案獲法院判決勝訴,而引發馬英九發動“九月政爭”的黃世銘也被法院宣判罪名成立,而意氣風發的王金平,以為是國民黨中央故意刁難自己的作為,因而在學運學生“佔領立法院”後,也“你做初一,我做十五”地反制黨中央,刻意地不與“總統府”及黨中央合作,任由學運越鬧越大,要冷眼旁觀馬英九“出醜”,更是使得“太陽花學運”一發不可收拾。

  馬英九可能並沒有想到,他越是在不斷放風,希望能在十月北京“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舉行時實現“習馬會”的同時,也下令國民黨黨團必須在六月底之前完成對《兩岸服貿協議》的審查,就越是誘發民進黨作出判斷,他之所以強要在六月底完成審查程序,就是要將完成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審查,當作是求見習近平的“見面禮”,並以“習馬會”作為馬英九提升自己的民望,及國民黨在“七合一”選舉及二零一六年“總統”大選中的“犀利武器”,因而就越是要進行阻撓。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