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金融:以高利率來推動“去杠杆”不可行

http://www.CRNTT.com   2014-04-28 08:49:20  


  中評社北京4月28日訊/2014年企業償債高峰期將如期到來。在當前利率趨高的背景下,如何降低實體融資成本,管控“去杠杆化”風險已經是當務之急,近日,央行定向降准恰逢其時。

  中國經營報發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研究員張茉楠文章稱,目前,中國非金融部門的債務比率已經遠超90%的國際警戒線。根據標普數據,截至2013年底,中國非金融類公司的債務總額共有12萬億美元,為GDP的120%。預計,2014年底,中國非金融企業持債規模將為13.8萬億美元,超過美國的13.7萬億美元。

  數據顯示,2014年全年共有1706只企業債(含銀行間市場和交易所市場)將產生派息或兌付現金流,現金流合計2770.7261億元,其中派息現金流1796.3861億元,占比64.83%,兌付現金流974.34億元,占比35.17%。具體來看,2014年全年企業債現金流以派息為主。數據顯示,除年中5月、6月企業債派息資金量為約80億元和90億元外,其餘月份派息資金均超100億元,10月、11月和12月更是超過了200億元規模,風險點比較集中。

  文章分析,中國非金融部門的杠杆率上升與金融危機期間的政策刺激相關,但更有著深層次的因素。2008年和2012年兩次債務擴張的結果是截至2013年末非金融企業債務占GDP的比重超過150%,比2007年年末上升了近60個百分點。2003~2007年快速的信貸擴張並非導致過度杠杆化,而這次最大的不同是金融危機以來,中國製造業的勞動生產率漸減,最終隨著信貸擴張,杠杆率上升。

  此外,資金成本高於投資回報率也是導致負債率繼續上升的重要原因,因為高利率顯然將加大實體經濟存量的債務壓力。當前,中國利率水平儘管比去年有所降低,但中國企業貸款利率依然大約比發達國家高兩倍。例如,2013年中國企業貸款利率是6.15%,美國是2.25%左右,日本是1%左右,德國是3.5%左右。2014年春節以後,商業銀行貸款利率上浮60%左右,甚至更高。珠三角和長三角的票據直貼利率已經達到8%左右,是近2年來的高位,中小企業貸款利率甚至達到雙位數。

  貨幣市場上,近兩年1~2年期信托產品發行利率(即投資人獲得的利率)平均在9%以上,項目真實的信托融資成本(即融資人需要支付的利率,中間的利差是金融中介的收入)則更高。債權融資成本與企業利潤率之間的差距進一步擴大,特別是在經濟下行壓力和企業經營利潤下滑背景下,可能導致利潤無法覆蓋剛性利息費用支出。

  進一步講,較高的債務水平根本無法維持,迫切要求債務清償,這就是美國經濟學家費雪提出的所謂的“債務—通縮”。“債務—通縮理論”揭示經濟體在“過度負債”負債條件下,遇到外部衝擊後,債務與緊縮相互作用,產生導致經濟循環下滑的機制。經濟萎縮導致了政府和私人部門資產負債表的惡化,主債務的增加將導致市場違約擔憂情緒的上漲和融資成本的上升。“去杠杆化”效應將使各部門的資產負債表進一步收縮,貨幣乘數大幅走低,市場流動性下降導致投資信心不足,資本溢價風險放大導致借貸能力下降,並影響到社會融資狀況。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