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香港為什麼沒有“醫鬧”

http://www.CRNTT.com   2014-06-13 12:05:25  


 
  當然,這並不是說香港對醫生太苛刻了。制定和維護這些規則的機構,實際上就是主要由醫生組成的醫委會。香港醫務界將醫生的個人榮辱與整個職業群體的榮辱聯繫在一起。受到社會尊敬的群體,並不意味著享受多大的特權,而是意味著更高水準的自律。“寬容”一個庸醫,放任醫療亂象的必然結果是損害整個職業的尊榮,而嚴於律己的結果是,據調查,香港醫務界在所有社會群體中,享受最高的民意認可。

  除了自我約束,維護職業聲譽外,對於受到病人侵犯的醫生,由行政機關醫院管理局出面代表醫生控告侵權的病人。曾有病人因為罵了醫生幾句,就被判罰1000港元。這也是醫生職業具有公共性的一個體現,冒犯了一個醫生,相當於冒犯了整個醫生職業。

  值得注意的是,張氏夫婦維權過程中,香港政府並沒有出面“維穩”,接到投訴的議員也沒有施加影響,並不是他們不體察“民怨”,而可能因為他們明白,醫患糾紛應該交給醫委會處置,而不應由專業外的人士“指手畫腳”。

  另一原因是,醫委會被賦予了審理醫患糾紛的法定權力,相當於“准法院”,同樣也應該受到司法獨立原則的保護。即使醫委會出於各種原因,有可能拖沓懶政,但維護其獨立性是一種更高的價值。動輒干涉的後果必然是侵蝕這個機構的權威性,進而影響糾紛處置的效率和公正性。目前香港醫委會每年都會處置成百上千宗醫療糾紛。

  9年漫長的維權路終於有了結果,張氏夫婦雖然覺得懲罰太輕了,但仍然表示尊重醫委會的專業判斷,因為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是真相,而不是報復。

  作者:葉竹盛 高級記者 來源:南風窗 日期:2014-06-10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