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收付比變化凸顯人民幣國際化兩大難題

http://www.CRNTT.com   2014-08-19 08:33:54  


  中評社北京8月19日訊/央行近日發布了今年第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報告顯示,上半年銀行累計辦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3.27萬億元,同比增長59%。隨著人民幣流出和回流渠道的增加,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額呈大幅增長態勢。

  過去兩個月央行先後與盧森堡、法國及韓國央行簽署人民幣清算安排合作備忘錄。總體表明,人民幣作為跨境貿易結算貨幣既受到市場認可,亦獲得官方支持,人民幣國際化的初步成效較為顯著。

  證券日報發表江西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汪洋文章表示,毋庸諱言,跨境貿易以人民幣結算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關鍵一步,關係到之後人民幣作為計價貨幣、儲備貨幣等職能的發揮。貨幣國際化的一個重要環節是貨幣走出國門,這通常有兩種形式,一是進口貿易以本幣支付,二是以本幣形式的對外直接投資。2009年以來人民幣對外直接投資雖然有所增加,但總量非常小,2013年累計對外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金額為856.1億元,這一方面與資本賬戶開放進度有關,資本管制限制了人民幣通過資本項目走出去,另一方面也表明,在人民幣國際化初期,通過經常項目走出去乃穩妥之策。

  通過經常項目實現貨幣國際化的一個前提條件是,進口貿易支付的本幣金額要大於出口貿易收到的本幣金額,因此,對外貿易實收實付比是衡量貨幣國際化的一個重要指標。若收付比大於1,表明實收大於實付,本幣處於淨回籠狀態;若收付比小於1,表明實收小於實付,本幣處於淨流出狀態。一國推動貨幣國際化的最佳狀態是收付比小於1,並且實付遠大於實收。

  文章稱,注意到2011年第一季度人民幣收付比為1/5,實付遠大於實收,人民幣處於淨流出狀態。之後,這一比例不斷上升,2011年第二季度為1/2.9,第三季度為1/1.67,到2012年第四季度,上升到1/1.2,實收實付基本持平。隨後,這一比例又小幅下降,2014年上半年為1/1.6。

  文章分析,跨境貿易人民幣收付比的變化凸顯人民幣國際化的兩個難題。第一,人民幣淨流出與幣值穩定之間的“特里芬難題”。國際貨幣的一個必要條件是幣值穩定,人民幣大額淨流出將損害這一必要條件,但是如果人民幣不能實現大額淨流出,將無法成為國際貨幣,人民幣國際化也面臨著國際貨幣均面臨的“特里芬難題”。第二,通過經常項目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穩健性較高,但進程較慢,有悖於人民幣國際化的大目標。人民幣國際化的初期可以走經常項目,但是到一定程度,需過渡到依靠資本項目,或者經常項目與資本項目並重,因此資本賬戶開放與人民幣國際化相輔相成,資本管製作為貨幣國際化的障礙,需逐步解除。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