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經濟“台獨”幽靈在台灣徘徊

http://www.CRNTT.com   2014-08-21 09:41:28  


兩岸經貿關系的實質就是,緊密合作,共同進入世界經濟體系,雙贏雙利。須知,大陸沒有台灣一樣做得到,台灣沒有大陸就很難做得到。
  中評社北京8月21日訊/(中評社評論員 丘巒)如何正確處理與大陸的經貿關係,今天的台灣還為此苦惱!而反對力量正在努力試圖先行實施“經濟台獨”的政策,切割兩岸關係,更是令人關注。 

  台灣的《新生報》不久前發表社論說,日前亞洲《華爾街日報》以“台灣讓自己落後”為題發表社論,分析台灣目前面臨的困境,並引用台灣“經濟部”公布的數據,強調中韓FTA將於今年年底完成,對台灣主要出口產業,如鋼鐵、機械、石化、紡織,以及面板等都造成嚴重影響與衝擊,絕對輕忽不得。該報還指出,台灣和大陸兩個經濟體緊密相連,若能完成簽署相關協定,反而有助於台灣分散風險。亦即兩岸關係走向正常化,台灣才能國際化、自由化,才能減少對大陸經濟體的依賴。《華爾街日報》直接斷言,“台灣要減少對大陸依賴的正確方法,在於穿越北京”。 
 
  該社論繼而指出,有句老話:“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大概適用當前台灣對大陸的關係,如果台灣只會拖延或回避,不僅不利於己,終將一事無成。對此,“國發會主委”管中閔亦坦言,《華爾街日報》所言並未誇大,台灣不能跳過大陸,妄想融入區域整合,“要先穩定兩岸關係,台灣才有機會走到更多市場。”《華爾街日報》精准地指出台灣的圖存發展之道,在於“穿越北京”,不失一針見血。 

  我們認為,因為兩岸政治關係沒有得到妥善的推進,所以,兩岸經濟貿易關係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現在,這個不樂觀的結果已經出現,綜合分析,大概出現三個動向:第一,願意與大陸合作發展經濟貿易,雙方關係密切化;第二,借助大陸經濟貿易平台,台灣自己走向世界;第三,拒絕與大陸進行任何合作,台灣要先行實施經濟獨立。 

  對於第三點,必須高度關注,不要掉以輕心。民進黨在政治上鼓吹“獨立”沒有多少人應和,但是,利用兩岸經濟貿易製造大陸威脅論,進而提出台灣“經濟台獨”,則有一定的市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