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台灣“九合一”選舉呈現四大特點

http://www.CRNTT.com   2014-09-04 09:36:44  


  中評社北京9月4日訊/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助理兼台港澳研究所執行所長嚴安林日前撰文分析,目前台灣“九合一”選舉呈現出四大特點:選情不熱,且冷熱對比明顯;國民黨總體選舉環境不佳,但民進黨政黨支持度不高;國民黨內部選舉矛盾頻發,而民進黨內部紛爭也難弭平;眾多政黨躍躍欲試參選,但難脫國、民兩黨壟斷局面。

  全文內容如下:

  2014年11月29日,台灣將進行選舉史上第一次地方公職全額改選,即“九合一”選舉,選舉產生台北市等六市市長與市議員、16縣市長與縣市議員、鄉鎮市長與鄉鎮市民代表、村里長以及“院轄市”的少數民族選區行政首長與民意代表,將產生11130名公職人員,堪稱台灣地區選舉史上規模最大的選舉。目前距離投票日只有3個月時間,不到100天,選舉基本態勢呈現如下特點:

  一、選情不熱,且冷熱對比明顯

  有兩個因素讓此次超級規模的選舉總體上並不熱絡,甚至呈現“冷颼颼”的局面:一是台灣總體經濟狀況不佳,不少產業發展面臨困難,從而候選人的募款不易,缺少了“銀彈”,選情也就顯得冷清;二是選民政治熱情持續消退,其中既因為藍綠政黨與政治人物之間的惡鬥,讓民眾對政治特別是選舉政治不再是那麼的熱衷,也是因為台灣自上世紀90年代全面開放選舉已有25年,選民盲目的政治衝動不再,對選舉的思考回歸理性甚至冷漠。

  對選情冷熱的明顯對比表現在:一是候選人熱,選民冷。基於重新分配政治利益的考慮與個人政治前景著眼,候選人當然是鉚勁衝刺,志在必得,但一般民眾卻是“與我何幹”,個人尚有更需要關注與關心的問題去處理。二是媒體熱,讀者冷。由於媒體之間的競爭激烈,媒體與選舉、候選人基本上是“三位一體”,“同命運、共呼吸”,通過炒作選舉與選舉新聞來填補空白、吸引讀者。但讀者卻是習慣於個人對新聞的吸收方式,自我滿足。三是政治人物熱,社會民眾冷。選舉是政治人物特有的表演場域,是分配政治利益的遊戲規則,政治人物對選舉的熱衷是其獲得權益的根本,但對多數社會大眾而言,除了選舉,還有更多更需要去處理的事宜,包括個人學業、個人生計與個人家庭責任,選舉是一時的,生活是長久的。四是政黨熱,支持者冷。不僅國民黨與民進黨紛紛推出重量級人馬競逐地方公職,而且親民黨、新黨與台聯黨等政黨都對年底選舉抱有高度期待,傾全力投入選舉。但支持者似乎不再是“投票工具”。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