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適時降准的條件已經成熟

http://www.CRNTT.com   2014-12-19 09:48:35  


 
  逐步降低存准率是未來貨幣政策調整的中長期趨勢

  文章表示,12月5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在分析2015年經濟工作時指出,要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保持穩增長與調結構的平衡,“堅持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社會政策要托底的總思路”,“繼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與穩健的貨幣政策”。因此,“穩健”無疑將是2015年貨幣政策的總基調。

  在“穩健”的總基調下,根據中國宏觀經濟新特點,雖然在“三期叠加”中經濟仍面臨複雜的下行壓力,但目前各類宏觀經濟指標組合是過去十餘年里最好的,這是近兩年來堅持穩健貨幣政策來之不易的成果。在這種背景下, 2015年並無對貨幣政策激進放鬆的經濟與政治要求。

  2015年貨幣政策的“靶心”將在很大程度上仍著眼於解決“融資難、融資貴”。但必須認識到,“融資難、融資貴”並不主要是由貨幣政策“緊”造成的,因此,單純放鬆貨幣政策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經濟運行中的這一頑疾。綜合以上判斷, 2015年即便還會採取降息行動,可能最多只有1-2次。同時,利率政策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可能就是讓住房抵押貸款利率與一般工商業貸款利率機制逐漸並軌,即央行放開住房抵押貸款利率的下限管理,讓商業銀行在住房抵押貸款市場上更為充分地競爭。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除了存貸款基準利率外,央行在利率政策上沒有其他選擇。根據上文的分析,現在除了利率水平總體處於較高水平外,更重要的是短期利率相對於長期利率偏高,導致了收益率曲線的扁平化。鑒於此,在2014年11月的降息行動之後,更有效的貨幣政策要求央行加強公開市場操作的利率引導能力。根據我們的分析,儘管2014年公開市場操作在引導市場利率方面做了積極的探索,但總體效果並不明顯。因此,我們認為,接下來公開市場操作不僅要適當增加適度投放基礎貨幣的力度,引導貨幣市場利率合理下行,同時也要通過更多不同期限的現券操作來引導短期政府債券收益率下降,改變目前略顯畸形的債券收益率曲線;也可以將金融機構債券納入公開市場操作對象,通過該操作影響包括國開行等在內的金融機構債券收益率及其負債成本,並進而引導貸款利率的總體走向。

  在完善公開市場操作體系同時,應當適時啟動存款準備金率的正常化程序。中國現行的高法定存款準備金比率是在人民幣大幅上升預期下央行票據衝銷流動性捉襟見肘時的權宜之計,央行希望通過法定存款準備金達到對過剩流動性的深度凍結。但是,中國畸高的法定存款準備金比率帶來了一些扭曲性的影響。由於央行對法定存款準備金只支付極低的利率,高法定存款準備比率政策提高了商業銀行的機會成本,這又至少直接造成了兩方面的後果:要麼人為地製造存貸款利差給予商業銀行相應的利益補償(即利差管理),要麼商業銀行為了追求利潤目標而更大幅度提高貸款的利率,從而加重實體經濟融資難與融資貴的問題。可以說,過高的法定存款準備金比率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中國的利率(尤其是存款利率)市場化進程。

  另一方面,將法定存款準備金比率降至正常水平的條件也在逐漸成熟。首先是國內宏觀經濟出現了根本性的轉變,中國經濟已經邁入新常態,以改革促調控、總量穩定和結構優化已成為宏觀經濟政策的基本思路;經過十餘年高速發展,中國房地產市場開始步入平穩時期,以原油為代表的全球大宗商品持續下跌,穩定了通脹預期。其次,在全球經濟再平衡過程中,隨著貿易和資本流動的變化、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和資本賬戶開放的深化,日益增多的國家和地區在貿易、投資中使用人民幣作為計價和結算貨幣,隨著中國越來越多地發揮在新興經濟體與發展中經濟體中的國際影響力,中國逐步將法定存款準備金比率降至合理水平的條件也在日益成熟。

  因此,逐步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比率將是未來貨幣政策調整的中長期趨勢。我們認為,鑒於現在各項存款已達116萬億元,為了避免法定存款準備金比率的調整對經濟和金融市場帶來較大的衝擊,可考慮每次以0.2或0.25百分點,而不是0.5個百分點的力度降低存准率。有序而緩慢地使法定存款準備金比率正常化,可以進一步降低商業銀行的準備金(機會)成本或其負債成本,不僅可能會使市場利率、貸款利率中樞下行,而且也為下一步的利率市場化改革創造有利條件。和將法定存款準備金比率從6%提高到20%以上花了8年左右的時間一樣,要將其正常化到一個合理的水平,所需要的時間可能會更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