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警惕油價暴跌對能源結構調整的負面影響

http://www.CRNTT.com   2014-12-26 09:26:36  


  中評社北京12月26日訊/此輪國際油價暴跌,對中國經濟究竟意味著什麼?是好事還是壞事?從理論上說,低油價對國際能源依賴度很高的中國有利,能夠大大降低中國的經濟成本。不過,我們千萬不能被國際油價暴跌迷惑而導致誤判。國際油價暴跌雖然能降低中國經濟成本,但極有可能引發人們不願看到的事情。

  經濟參考報發表財經評論人文顯堂文章分析,首先,國際油價暴跌可能讓高能耗產業喪失產業升級的動力。中國是一個能源消耗大國,每天消耗的燃油量達1000萬桶左右,一些產業在高油價的條件下無法生存,這種生存危機倒逼其不得不進行產業升級,不得不尋找新的出路。現在國際油價暴跌,必然使那些高能耗產業的成本大幅度下降,高能耗企業不僅可以繼續生存下去,甚至可能因扭虧為盈而沾沾自喜。這表面看起來是利好,但實際上可能導致高能耗產業失去升級的動力,喪失產業調整的機遇。這對中國經濟長遠發展極為不利。

  其次,國際油價暴跌將使中國廉價勞動力的比較優勢減弱。30年多來,全球化最大動力是中國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勞動力差。現在的情況可能要發生變化,廉價勞動力的比較優勢已經讓位於廉價能源。石油價格下降,可能影響一些在中國的美國公司搬回美國,尤其是能源消耗較大的化工、石油、鋼鐵行業更是如此。一年前,波士頓咨詢集團的調查從大型製造商中收集了200位高管樣本,其中21%的公司已經在搬遷或打算未來兩年內搬遷,近33%稱正在考慮或會在近期考慮。油價暴跌將使在中國的美資企業搬回美國的意願更加強烈。曾經的勞動力價格差使得紡織品、電子產品和其他行業將工廠從發達國家搬遷至中國。現在,工資的差距正越來越小,儘管國際油價暴跌,但中美之間的能源價格差距卻在變大。在對生產效率進行調整後,中國的人工價格已經超過美國的一半。這也同樣會促使在中國的外資回撤。

  第三,國際油價暴跌將使中國能源結構調整面臨挑戰。當國際油價降到低點,中國可再生新能源開發將面臨成本制約的嚴重問題。假如新能源的成本大大高於國際油價,就有可能導致新能源開發缺乏商業價值而停滯。這同樣對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不利。近年來,為了治理霧霾,推進能源結構調整,中國不斷加快可再生能源開發和推廣力度。中美兩國領導人在APEC會議上發表了《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中國計劃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並將可再生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國際油價暴跌可能為這些承諾和努力帶來挑戰,甚至會產生嚴重的障礙。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