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鄧聿文:中國需要什麼樣的中俄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15-01-14 10:28:12  


 
  此事對中國來說,也是一種警示,無論俄盧布危機是否含有西方陰謀,鑒於中國經濟和金融體系同俄羅斯一樣具有脆弱性,一旦出現雪崩式狀況,無疑會被西方所利用。許多人士就認為,北京應該從盧布大幅貶值中接受教訓,防止西方絞殺人民幣。

  從中俄關係來說,盧布貶值和俄經濟衰退,會帶來若干不利影響。中國當前正在大力推動“一路一帶”建設,若俄經濟出現問題,很多合作項目就得延遲甚至停止,莫斯科甚至有可能懷疑,北京會利用俄羅斯的困難,而加緊拉攏中亞國家——這些曾經的蘇聯加盟共和國。正是出於這點考慮,北京曾委婉表示可以給莫斯科援助,但被後者拒絕,莫斯科大概是不想給世人留下依賴北京的印象,但由此也反映出,在兩國大唱友好的同時,莫斯科對北京懷有很深戒心。

  目前兩國官方來往密切,但應該看到,這種“蜜月”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兩國共同感受到了來自美國的戰略壓力,所以需要“抱團取暖”,互相支持,如果這一外部因素趨於弱化或消失,兩國是否還能保持此種密切關係,是存疑的。此外,兩國關係的緊密,是否會導致西方的警覺,並引發後者誤判,認為中俄在結盟共同對付西方,也未可知。

中俄關係的兩股暗流

  因而,對中國來說,必須對中俄目前這種緊密關係的性質有一個客觀冷靜的評估,要看到兩國關係所潛伏的兩股暗流:一股暗流是中俄本身的互信不足,另一股暗流是不能讓西方對中俄關係產生誤判。相對而言,後者比前者更關乎中國的大國命運。

  固然,中國同任何一個國家發展關係,取決於中國自身的利益,不必看外界臉色,但國際關係從來是複雜的,而且,國家利益也有短期和長期之分,真假之分,所謂假的國家利益,是指發展一種關係表面上對國家有利,但實則是有害的。這使得要判斷某種關係對國家利益是否真正有利,其實很難。

  就中俄關係來說,雙方的接近和交好有共同的不針對第三方的需要。兩國都在現代化的道路上,中國需要俄羅斯的能源和軍工技術,俄羅斯需要中國的市場和資金,兩國在涉及到各自利益的國際事務中也有互相支持的必要。鑒於兩國是鄰國有著漫長的邊界,兩國交好的話,將能節省大量用於針對雙方的軍事資源,把它用於其他方面。所以,兩國簽訂全面邊界協議和睦鄰友好合作條約有助於雙方關係的鞏固,用法律形式確立兩國友好的基礎。

  另一方面,在烏克蘭危機下,俄羅斯借助中國來化解西方的制裁壓力,亦可理解。中國於此之際推進與俄的深度經濟合作,也完全可以且必要,不應簡單把它說成是與俄並肩作戰共同抵制西方。因為中俄雖為戰略夥伴關係,但過去這種關係缺乏實質的經貿支撐,中俄雙邊貿易在各自的對外經貿中所占比率很低,沒有廣泛和深度的貿易往來,單靠官方的政治熱情,這種戰略關係很脆弱,不能持久,但若植入經貿內容,長久而言,將會建立起兩國關係穩固的基礎。當然,它客觀上會有助於俄羅斯化解西方制裁產生的壓力。這點無法避免,中國可以做的是,向西方多做解釋說明工作,以消除西方疑慮,但不能因西方有意見就不跟俄羅斯來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