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約瑟夫·奈 最新評中美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15-03-16 10:50:00  


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
  中評社北京3月16日訊/香港中美聚焦網刊登名為《美中關係的未來》的文章,作者是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他在文章中稱,當習近平今年秋天訪美時,他的議事日程中必將包括他之前所說的“新型大國關係”。該表述仍不夠清楚,一些美國人擔心它是攪亂美國聯盟關係的工具。中國學者則回應說它是一種真誠的努力,旨在避免讓一個崛起中大國和一個既有大國發生危險的碰撞,正是這種碰撞導致了伯羅奔尼撒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

  文章稱,展望未來,悲觀主義者預測隨著中國日益強大並謀求將美國逐出西太平洋(601099,股吧),一場衝突近在眼前。一些人說,各方接納各自的勢力範圍可以預先阻止這場衝突,美國應將其活動範圍主要局限在東太平洋。但用這種方式應對中國崛起將毀掉美國的可信度,並導致地區內國家追隨中國而非與之抗衡。相反,如果美國繼續在西太平洋發揮影響,那麼就能加強地區各國自發的抗衡反應,並有助於用一種鼓勵中國採取負責任行為的方式來塑造環境。

  文章說,對中國崛起的恰當政策反應必須在現實主義和融合之間找到平衡。當克林頓政府在上世紀90年代首次考慮如何應對中國崛起時,一些批評人士曾主張在中國變得過於強大之前採取遏制政策。這一建議遭到拒絕,原因有二。首先,結成一個反華聯盟是不可能的,因為當時的大多數地區內國家都希望(並且現在仍然希望)與美國和中國都搞好關係。更重要的是,這種政策將不必要地造成今後與中國的敵對關係。正如我在五角大樓負責東亞事務時所說過的,如果把中國視為敵人,那它肯定會成為敵人。

  相反,美國選擇了一種可以稱之為“融合與保障”的政策。美國歡迎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但是美日安保條約也得到重新定義,以確保中國不會成為橫行霸道的國家。如果中國到處耀武揚威,那鄰國就將設法制衡中國的力量。從這個角度看,只有中國能夠遏制中國。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