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普京時代的大閱兵

http://www.CRNTT.com   2015-05-12 16:47:44  


 
  閱兵式分為歷史和現代兩個部分,進行了徒步列隊展示。在歷史部分,走在分列式前排的是數十位老將軍。走在其後的是來自俄羅斯和前蘇聯其他國家的5000名二戰老兵,他們編成10個方隊,象征當年參戰的蘇軍10個方面軍。每個人胸前都綴滿了亮閃閃的獎章,隊伍當中還有不少女兵的身影。

  當年,老兵中最年輕的也已經70歲出頭。每一名老兵都要經過數次醫學檢查,才能獲准參與訓練和閱兵。盡管他們身姿不再矯健,聲音不再洪亮,但仍然驕傲地邁著正步,不少老人為了保持隊形,還手牽手行進。

  分列式的現代部分由6000名俄羅斯軍事院校的學員和現役軍人組成。這種“繼往開來”的安排,既體現了尊重歷史,也有“接過父輩旗幟”的意味。

  如果為此次閱兵式選一個關鍵詞,那麼應該就是“車臣”。首先,閱兵儀式本身就有車臣元素:來自車臣共和國的18位二戰老兵來到莫斯科慶祝勝利日,他們所有食宿和交通費用都由俄政府承擔。

  其次,普京在閱兵儀式上的致辭意在震懾車臣反政府武裝。在短短七分鐘的講話中,普京似乎有些緊張,念稿時出現數次口誤,但其鏗鏘有力的話語令人印象深刻:“盡管歲月流逝,但紀念衛國戰爭是對生者的祝福,也是對那些將恐怖和暴力視作主要武器的人的警告!”

  普京這番表態直指車臣叛軍和恐怖主義勢力。當時正值第二次車臣戰爭進入尾聲,盡管政府軍已經取得壓倒性勝利、收複絕大部分土地,但殘餘叛軍四散山林、負隅頑抗,嚴重威脅國家穩定,普京的表態彰顯了其打擊分裂勢力的決心。

  也許因為車臣戰爭尚在進行,為了不勞民傷財,此次閱兵顯得較為樸素,只檢閱了步兵方陣,而沒有檢閱武器裝備和進行空中展示。

  2005年:“和解”與分歧

  2005年是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俄羅斯當年舉辦了自蘇聯解體以來最大規模的紅場閱兵儀式。中、美、德、法、意、日等50多個國家的領導人以及時任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均受邀觀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