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劉性仁:兩岸和平發展制度設計的挑戰

http://www.CRNTT.com   2015-08-12 00:10:32  


   
  三、台灣內部朝野對和平協議沒有共識,使推動更加困難

  兩岸間究竟是協議還是國與國的協議?兩岸間究竟是一個甚麼樣的政治關係?和平協議的內容將使台灣藍綠及朝野產生激烈的攻防與衝突,特別是在台灣民意逐漸與中國意識漸行漸遠之際,是否能成為一個討論的議題恐怕都會引發朝野在體制內的衝突與群眾在街頭上的抗爭,這是兩岸和平協議未來發展不能忽略的重要因素之一。

  當兩岸簽訂和平協議沒有設定時間表,且必須要在“國家需要、民意支持與國會監督”,顯然“兩岸和平協議”在朝野必須要有高度的共識,否則人民公投不會過關,兩岸簽訂和平協議自然就沒有可能性。另外對於中國大陸不放棄武力及不撤除對台飛彈亦是反對兩岸和平協議者之主要論據。

  劉性仁認為,無論從國際、兩岸及台灣內部對於兩岸和平協議的簽訂顯然都有相當大的挑戰與困難,如何處理及緩解困難將有賴於兩岸當局的智慧;但儘管前途困難重重,兩岸和平發展制度設計仍是每一位關心兩岸未來發展人士所必須共同關心的議題,和平仍是兩岸彼此最高的共識價值,為了維持和平,恐怕透過制度或法制規範終究是一條必走的道路,至於如何走?恐怕就有賴時間及彼此的溝通。

  從另一方面來看,和平協議成為很大的問題顯然兩岸互信仍處於不足狀況,對於彼此仍存有敵意,更遑論很難改變的兩岸認同;在交流層次上顯然也有努力增強深度的空間,時間上順其自然,又能隨時溝通,顯然有助於創造兩岸和平發展制度設計條件,增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