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譯:習近平訪美 把中美關係轉成新機遇

http://www.CRNTT.com   2015-09-19 00:06:07  


 
  如果歷史是有跡可循的話,習近平可能選擇了一個最壞的時間開展他首次對美的國事訪問。隨著中國的迅速崛起和中美兩國之間權力的平衡轉移,中美關係更多地被認為是激烈的競爭多於合作。中美兩國發現他們不斷地在安全和經濟問題上與對方存在衝突,如:南海爭端,網絡安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創立和中國涉嫌操縱人民幣等問題,中美關係的競爭性和消極方面似乎占了上風。

  中美兩國國內政治的最新發展也為一個有成效的訪問前景蒙上陰影。那種認為中國是美國“最顯著的競爭對手”的看法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中只會被放大,並將會被塑造成一場攻擊中國的比賽。共和黨候選人對習近平的批評持續升級,民主黨參議院則緊逼中國的人權問題。因此,華盛頓不利的政治氣候可能是習近平選擇以西雅圖為他訪美的第一站的原因。與此同時,習近平作為中國新“強人”的名聲因中國近期放緩的經濟以及在國內遭受嚴峻挑戰的改革舉措而有所受損。

  這些因素綜合在一起的確為習近平的訪問營造了一個不友好的氣氛,使得習近平的訪問幾乎不可能重複鄧小平的成功。雖然,在那些旁觀者眼中(尤其是中國政府和媒體)習近平的訪問會取得成功。北京可能要把期望放低一些,並做好比鄧小平和他的接班人面臨更多挑戰的準備。

  即使習近平的訪問未能把中美關係提升到一個新的階段(極有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習近平仍然可以為他加強日益緊張的中美關係而做出的努力感到慶幸。考慮到兩個國家所面臨的問題的複雜性和重要性,我們需要認識到不是所有的問題都在短期內有解決辦法,甚至長期來看也未必能解決。管理中美關係就像駕駛一艘船:當風平浪靜時,它需要一個大膽的敢於大步向前的領導者;狂風暴雨時,也需要一個擁有遠見和毅力的領導者來操縱這艘船。

  到目前為止,關於習近平訪問的炒作比剛開始時還要多。即將卸任的奧巴馬政府極有可能以一個不同尋常的盛大的儀式來接待習近平的到來。然而,習近平此行真正的成功不應該由那些經不住時間考驗的東西來衡量,公告和演說並不是他們的成績。如果鄧小平在1979年的訪問是關於擴大合作,那麼在2015年習近平的任務之一將會是管理危機,尤其是在這個時候的中美關係在一個所謂的“臨界點”上。

  習近平選擇在一個最不利的時間訪問美國,證明了他不尋常的勇氣。這次訪問將是對他作為為鄧小平以來最有前途的中國領導人的一次真正考驗。如果他在與美國領導人合作中能表現出不同尋常的智慧和遠見,把中美關係面臨的挑戰轉變成新的機遇,那未來中美間持久的合作和避免對抗就有希望。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