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達巍語中評:習奧會重要性毋庸置疑

http://www.CRNTT.com   2015-09-22 00:08:00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所所長達巍接受中評社記者訪問(中評社 趙宇鵬攝)
 
  達巍認為,中國對“中國威脅論”很重視,非常注意盡量不要“招惹”別人。西方媒體炒作中國閱兵“秀肌肉”是很不靠譜的。中國的軍事實力大家都知道,導彈不拉到長安街上美國人也知道中國導彈的厲害,不需要專門去“秀”。因此這個更多的是媒體的炒作,會平靜。

  但達巍也指出,形勢比人強,中國崛起是一個客觀現實,我們不能因為外界的擔心就不發展。當你發展了,別人感覺到被威脅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無論美國願不願意,但最後都不得不接受,因為它阻擋不了中國的崛起,否則自己付出的代價會很大。唯一能阻擋中國崛起的只有中國自己。比如我們犯戰略性的錯誤,或者在經濟上出了很大的問題,中國崛起就會停止。除此外,其他國家沒有辦法阻擋中國的發展。他說,亞投行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美國人雖然不願意,但亞投行還是成立了,很多國家也都來參加了,美國人到頭來也覺得自己做得不太對。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美國國內就對華政策展開激烈辯論。其中美國學界提出“修改美國對華戰略”、以及“加強制衡中國”的呼聲高漲。美國會否調整對華戰略?達巍認為,在奧巴馬任期內不會,不會大規模地調整對華戰略。一方面奧巴馬本人比較重視中美關係,另一方面他的官員也都比較穩定。現在比較擔心的是大選後美國新總統上台,以目前這個大討論的趨勢對中美關係比較不利。討論中主張對華強硬的人占大多數,這也會或多或少地影響下一屆總統。我們現在很難預期2017年美國新總統上來以後會對中國有什麼樣的政策,但有一個普遍的預期是不管誰當選都會對中國更加強硬。就目前的候選人來看,還沒有看到有誰主張對華更合作的,大家都在強調對華競爭甚至打壓,只不過程度不同,因此我們會看到比現任政府對華更強硬的政府。
達巍分析說,歷史上有很多政府上台時都主張對華強硬,包括里根競選時說要根北京斷交、跟台北複交,克林頓在競選時將中國同薩達姆並列,小布什在競選時稱中國是戰略競爭者。除了奧巴馬和老布什以外所有總統都經歷過這樣一個“learning curve”(學習曲線)。所以即使下一屆政府有這樣的過程也是很正常的,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不要讓中美關係往壞的方向發展得太厲害,不要破局。避免走上今天的美俄關係,這是我所認為中美所存在的最壞可能性。

  人們常說中美關係說好也好不到哪裡,壞也壞不到哪裡,這個哪裡並沒有準確的界定。達巍認為,好到哪裡我們暫時不做界定,因為確實好不到哪裡。但壞到哪裡卻有三種界定。第一種,是一戰前的英德關係,導致了戰爭;第二種是美蘇關係,沒有發生熱戰,但是冷戰高度對抗了40年;第三種就是當今美俄關係的新冷戰,在經貿上有交往,國際問題上也有合作,但雙方的戰略高度對抗,領導人也不怎麼見面。美國對俄戰略就是要削弱俄羅斯、懲罰俄羅斯,而俄羅斯對美戰略就是要抗住來自美國的壓力。

  達巍說,隨著最近幾年中美關係態勢的整體向下,這也使得中美關係有可能變成美俄關係,儘管這個可能性很低,但不排除這樣的可能。如果任由中美關係一味地壞下去,就會發生這種可能。不管2017年中美關係會如何,中美兩國政府應該防範兩國關係壞到這種程度,讓它保持在今天美俄關係和今天中俄關係這個區間內擺動,還是可以接受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