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大變局下中國經濟四大變化

http://www.CRNTT.com   2015-11-01 07:43:59  


從中國經濟的現狀看未來,中國正在搭建兩個平台,在上演兩台大戲。第一個平台叫轉型升級的平台,上演升級版中國經濟發展大戲,第二,中國在搭建一個走向世界的平台,上演一個經濟全球化的大戲
  中評社北京11月1日電/如何看待今日的中國經濟,如何展望未來的中國經濟,確實是現在各方都很關注的話題。簡單地說,縱向看,今天中國經濟的表現可能處在多年未有的困難之中,特別是傳統產業遭遇了改革開放以來少有的困局,集中反映在業績大幅度下滑,反映在成本的高企、市場的過剩。但是我們從橫向看,今日中國經濟也不是那麼糟糕,也比其他國家經濟增長快。中國經濟還存在很多亮點。

  宏觀經濟:增長有底線無高度

  上海證券報發表民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邱曉華文章稱,縱向看不佳,橫向看還說得過去,就是今天中國經濟的典型概括。

  再具體點說,目前中國經濟可以稱為“有底線沒有高度”。也就是說,今天中國經濟處在一個特殊的階段,即到2020年要實現經濟總量再翻一番,實現人均收入倍增的階段。因此從這樣一個目標的要求,我們可以得到這樣一個結論:在當前政治目標的條件下,中國經濟不可能出現明顯的蕭條,可能會在各種因素的作用下,保持一個最基本的增長。這就是底。

  我們有條件做到“經濟有底”。一方面我們有這種潛力,更重要的是,眼下中國經濟正處在一個新經濟迅速增長、傳統經濟加快轉型的過程當中,我們沒有理由對中國經濟的現狀和未來抱有太悲觀的認識。從政府掌握的資源角度說,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投資政策都還有比較大的回旋餘地,可以使用足夠多資源來維持最基本增長。

  從中國經濟基本面,即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這樣一個發展趨勢說,我們並沒有到了中斷的階段,改變的只是速度、程度,但是四化趨勢還在持續,因此能夠推動中國經濟必要的增長。另一方面,從我們面臨的轉型調整的形勢來看,新經濟正在加速成長,傳統經濟在加速轉型,這也會產生出新的動力、新的增長力量。因此從這三個方面來看,沒有理由太悲觀。

  底是什麼?就是7%左右的增速,這是實現至2020年人均收入倍增的目標需要達到的最基本增長速度。

  中國經濟發生四大變化

  文章分析,之所以說“沒高度”,是因為同樣這個階段,又是一個轉型升級的痛苦階段,一定意義上這是爬坡的艱難時期。在這樣一個階段,我們沒有理由盲目樂觀,也沒有理由過分樂觀,因為現階段確實面臨著種種的困局,這是因為四個方面發生了變化。

  第一,我們發展階段的變化。經歷了30多年的快速成長,就像一個人經歷了長期的快速運動之後,到了一定階段他需要調整、需要休養生息。從中國經濟本身來說,經歷了一個快速增長以後,現在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低收入階段進入了中等收入階段。可以說,階段的變化意味著原有的生產體系、經濟體系已經越來越不適應,如果我們還是延續著原有生產體系、經濟體系是沒有出路的,因此必須對原有生產體系進行重新構造。

  沒有調整,不可能換來新生。然而,這種調整必須付出一定的代價,必須需要一定的時間,必須經過一定的過程。在這些沒有終結之前,也就是在新的生長體系還沒有建立起來之前,中國經濟不可能持續原有的輝煌,這就是階段變化得出的結論。

  第二,市場變了,過去是短缺,現在面臨的是過剩。由賣方市場轉到買方市場,這種市場環境的變化,我們的政策體系也需要變化,但是我們政策體系長期以來都是以生產作為主導,也就是把解決生產問題作為政策著眼點,而今天主要問題變成了開拓市場。

  開拓市場需要政府從建設者、生產者的角色轉到服務者,轉到監管者。而要改變這種角色,對政府而言,顯然是一場根本性的轉變。從解決生產問題到解決市場問題,對政府來說,沒有經驗。而今天,我們要解決過剩的問題,又涉及兩方面的變革。第一,供給面變革,這種改變動力來自哪裡?我們還習慣於靠政府,靠投資、生產,這條路實踐證明已經走不下去。今天需要企業、民眾、市場自己來解決。顯然我們正在做,但離目標差距很大。

  還有,要實現開拓市場,我們需要對收入分配的格局做新的變革。

  要對失衡的收入分配關係進一步理順。中國收入分配關係失衡表現在哪裡?從政府、企業、民眾三者而言,顯然政府拿得多了,民眾拿得少了,需要進一步加大民眾收入的分量。從民眾角度來說,顯然城鄉差距很大,需要增加農民的收入。今天的過剩,最主要的矛盾在哪裡?首先來自於農民買不起。跟工業化相比較,中國城市化進程落後,城鄉差距懸殊,中國農村農業農民問題突出,都折射出中國農民問題的嚴重,折射出農民收入上不去問題的嚴重。

  大家可以想象,簡單而言,如果我們有更多的收入、有更高支付手段,今天中國大量的工業品不是沒有市場。但是由於農村基礎設施的落後、農村消費環境的不健全以及農民收入上不去,制約這樣一個進程順利實現,就是從城市到農村,市場的跨越,我們跨不過去:第一,農民沒有足夠現金收入;第二,沒有財產收入;第三,沒有足夠信用手段作保證,制約了中國農村市場長期滯後於國家發展。

  與此相對應的另外一個問題,是最近10年中國城市市場也出現了新的問題。集中反映在由於高房價、高學費、高藥費“三高”使得中國城市居民特別是白領階層,在過去10餘年時間裡,他們的大量貨幣收入被住房、教育、醫療負擔所擠壓。可以用來改善消費、提升消費質量、優化消費結構的貨幣收入相對減少,造成了農村市場滯後之外城市市場發展的緩慢。這是市場問題突出的第二個原因。

  另外,政府政策也出現了調整和改變。從反腐敗到八項規定,使得長期以來存在的公款消費巨大市場,在過去幾年逐步地萎縮。高端領域消費品、高端領域服務市場出現階段性低迷,這就是今天中國市場問題突出的第三個原因。此外,國外環境也在變,世界經濟相對低迷使得中國出口市場也發生了新的困局,出口上不去問題越來越突出。所以,開拓市場不是那麼容易的,需要做供給端變革,需要做收入端變革,這樣才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第三,國際環境在改變。大家知道,過去30年時間中國很幸運,趕上了一個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大潮流,趕上了世界產業由發達國家、相對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的這樣一個大趨勢。中國實施改革開放的政策,正好對接上了世界經濟這輪大變革,特別是2000年之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贏得了在對外經濟領域裡跨越式發展,因此迅速成為第一大貿易經濟體,成為除美國之外利用外資最多的一個國家。而2008年之後,這些都開始動搖、改變。在出口領域面對發達國家再工業化的壓力,面臨其他發展中國家加快工業化壓力,我們在國際市場遭遇了多年前所未有的貿易摩擦和挑戰。

  同樣由於市場環境變了,自己的生產成本也發生了很大改變。中國製造不再便宜,也成為我們在外部環境變了之後,相對競爭力下降的一個突出問題。從外部市場環境的變化和內部競爭力的變化,雙重角度看中國經濟的對外經濟板塊,我們急需擺脫靠外資發展所帶來的動力,顯然我們還需要進一步挖掘、創造、發展。因此,外部環境的改變必然影響到中國的發展。

  第四,遊戲規則變了。十八大之後,中國遊戲規則確實發生改變,無論政治還是經濟遊戲規則,都在發生新的改變。從經濟遊戲規則來說,我們追求的是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因此,對過去粗放的發展,對犧牲環境、犧牲民眾福祉的發展,當代的領導人覺得需要改變,而且也正在引領改變。因而對長期習以為常的原有發展模式,當然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我們還不習慣靠保護環境、靠科技進步、靠人力資本的進步、靠管理水平的提升來推動經濟的發展。

  一句話,我們不習慣以創新驅動來推動發展,更習慣依靠投資推動發展,而不計代價的投資這條路顯然已經走不下去。因此遊戲規則的改變,必然對中國經濟的運行模式造成極大的挑戰。這四個環境條件的改變,就是我們眼下面臨各種困境的主要的原因所在。

  從統計角度說,過去推動中國經濟快速成長,第一靠投資,投資每年以20%、30%的速度快速成長,因而推動經濟至少每年有5個百分點以上的增長。第二靠房地產。房地產投資的增長,過去幾年基本是兩位數的增長,因此它對經濟增長,直接拉動也有兩個百分點。第三靠工業,工業每年都是百分之十幾、百分之二十的快速增長,因此對經濟增長貢獻至少幾個百分點來自於工業。第四就是靠出口。出口增長每年也都是兩位數,因此對經濟的貢獻每年也有兩個點左右的增長。每年10%左右的快速成長,不就是由這幾個因素快速的增長所推動的嗎?

  今天,投資增速已經降到了10%左右,房地產投資已經降到5%左右,工業降到6%左右的增長,出口降到零增長,因此原有推動中國經濟10%左右快速增長的因素,都已經發生重大改變。短期內,已經很難再複制原有快速增長,中國經濟再高速增長顯然不現實。當前階段的總體判斷是,不會快速下滑,同樣也不會快速增長,是處在一個有底線沒有高度的增長階段。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