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 |
中評智庫:融合發展七大關係與建議 | |
http://www.CRNTT.com 2018-01-23 00:20:20 |
四、融合發展與統一模式的關係 融合發展是就大陸推進兩岸和平統一的手段和路徑而言的,而統一模式是就未來兩岸統一後的制度安排而言的,儘管兩者均與國家統一問題相關,但所體現的卻是國家統一問題的不同面向,彼此之間沒有直接或必然的聯繫。融合發展僅僅是為兩岸走向和平統一創造條件和奠定基礎,但它本身並不是統一模式,二者是兩個不同概念,不能混同。 筆者注意到,中央提出融合發展後,有部分學者產生了未來兩岸是否會通過“共同締造第三主體”來實現統一的想像。筆者查閱習近平的所有講話及有關文獻後發現,截至目前,習近平尚未就此展開過論述。自2012年以來,習近平多次從共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角度做過一些論述,但沒有具體就未來的統一模式做過論述,如果非要說有的話,也只是對“一國兩制”模式作過重申。那麼,融合發展後的未來統一模式是什麼樣的?是否是兩岸共同走向第三主體?這其實是兩岸統一模式問題。 從兩岸實力對比的角度看,台灣跟大陸討價還價的最佳時期已經過去。應該說,20世紀90年代初期至中期,是台灣在兩岸關係中處於相對優勢地位的時期。在經濟上,台灣作為“亞洲四小龍”的餘輝還存在;在政治上,成功地開啟了民主化轉型,在國際社會樹立了一個亮麗的民主形象,一時被譽為“東亞民主的樣板”,其民主的負面因素還沒有開始顯現;在文化科技方面,台灣的中國傳統文化保存得相對完好,科學技術的國際接軌程度也較高。與之相對,這個時期的大陸則顯得有些落後,經濟上剛剛改革開放不久,綜合實力並不強大;政治上正處於“蘇東劇變”帶來的社會主義“低潮”之中,尤其1989年“六四”之後,一直遭到西方國家的政治攻擊和經濟制裁;文化上,經“文革”破壞的中國傳統文化尚未得到修復,科學技術的國際接軌程度也相對較低。但是,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之後,台灣在各個方面一路下滑,直到今日。經濟方面,在1990年,台灣的GDP一度相當於大陸的43.8%,而到2016年,這個數字變成了4.5%。政治方面,台灣民主的負面因素不斷顯現並持續發酵,主要包括社會撕裂、民粹主義和街頭政治等,加之台灣所採取的西式自由民主體制本身所帶來的政府能力不足問題,台灣的民主品質實在堪憂。與20世紀90年代初、中期相比,台灣在國際上的民主形象已經大大褪色,台灣民主不再是人們所讚譽的樣板,反而成為人們批判民主的靶子。文化科技方面,台灣早期相對於大陸的比較優勢也已基本喪失。從兩岸的領土和人口規模來看,台灣當局實際管轄的領土面積佔整個中國面積的1/50,人口佔整個中國人口的1/266。從20年來兩岸力量對比的變化來看,中國大陸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具有世界影響的區域性大國,兩岸綜合實力早已不在同一量級,大陸日益掌握兩岸關係的主導權。在這種絕對不對稱的兩岸力量對比格局之下,大陸與台灣通過共同締造第三主體的模式來完成國家統一,恐怕很難被大陸民眾所接受。未來具體會採取何種模式,取決於未來兩岸關係發展的具體情勢,與目前中央通過融合發展來推進和平統一進程是兩碼事,不宜混淆。 另外,還需要澄清的一個問題是,融合發展並不排斥武統模式,它不可能跟大陸的《反分裂國家法》相抵觸。融合發展的價值在於減少和平統一的阻力,最大限度地促進和平統一,但它並不必然保證兩岸經由和平發展走向和平統一,因為和平統一不是單靠融合發展就能實現的。倘若未來和平統一無望,大陸又不能容忍台灣問題無限期拖延下去,那麼就會啟動《反分裂國家法》,實現武力統一。所以,融合發展只是通過增加和平統一的可能性來降低武力統一的可能性,但它並不排斥武力的使用,至於未來是否採取武力統一,則取決於未來兩岸關係的具體情勢。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