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戴博語中評:中美爆發熱戰可能性低

http://www.CRNTT.com   2018-09-21 00:21:45  


威爾遜中心研討會探討美中意識形態影響力之爭 中評社記者 余東暉攝
 

  戴博指出,美中之間經濟上的相互依賴曾經用來抵消衝突,中國領導人喜歡把經貿關係稱為中美關係的“壓艙石”,但北京和華盛頓正在脫鈎(decoupling)它們的經貿關係,相互依賴正在讓位於各自獨立。與此同時,技術進步正迅速接近這樣一個時刻:人與技術之間的關係對人類福祉的影響可能比民族國家之間的關係更大。他表示,不知道如何用一個詞來概括這一切,但顯然不是“新冷戰”這個詞。

  由美國前駐華大使芮效儉任創立所長的基辛格中美研究所最近迎來十周歲生日。戴博日前在慶祝創所十周年而舉辦的“美中關係十年:從接觸到對手”研討會上致辭指出,基辛格中美研究所創建的目的就是為美中領導人和公眾提供平台,告知美國對華政策,提醒中美公眾什麼是中美關係的根本性東西。今天的基辛格中美研究所的使命依然是確保告知決策圈和公眾:接觸仍是美中關係的支柱之一,儘管在當前的氛圍下執行起來更加困難。

  戴博分析,美中關係過去五年發生來兩個根本性轉變:第一個轉變是,從始於70年代的以承諾接觸與合作為特徵的時代,轉向更多競爭,甚至互為對手為特徵的時代。這由特朗普政府的國家安全戰略清楚地表明。一些中國人聽到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的定義感到震動,某種程度上不僅覺得意外,而且覺得受到冒犯。但戴博認為,特朗普政府實際上如此大膽地作此宣佈,只是後來居上(play catch-up),因為北京早就得出類似的結論,雖然中國的外交語言比較客氣,但它早就相信美國在中國實現雄心道路上設置最大障礙,並且據此想法採取行動。現在北京和華府都同意,這是一種更具爭議性的關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