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評:街頭運動頻發 非洲陷入新一輪動蕩期

http://www.CRNTT.com   2019-04-14 00:03:29  


蘇丹總統巴希爾
  中評社4月14日電(評論員 樂國平)最近兩周以來,非洲已有兩個國家出現了非正常的政權更迭,一個是阿爾及利亞,另一個是蘇丹共和國(北蘇丹),都是國內出現大規模街頭抗議活動,要求長期統治國家的老總統下台,繼而軍方在民意壓力下進行“逼宮”,迫使老總統辭職。在非洲近些年的政治演化中,這種現象已不是新事物,甚至可謂新常態,前年的津巴布韋、岡比亞,乃至“阿拉伯之春”時期的埃及、突尼斯,都是以“全民街頭抗議,促使軍隊逼宮”這樣的路徑,實現政權更迭的。

  阿爾及利亞和蘇丹,既屬於非洲,又是阿拉伯、伊斯蘭國家,因此這兩個國家既存在非洲國家的缺陷,又兼具阿拉伯世界的通病。獨裁統治、老人政治、經濟結構畸形、民族宗教矛盾突出、極端主義猖獗等等,加之長期遭受外部制裁和干預,最終導致政府垮台。

  除了上述這些老生常談的因素外,阿爾及利亞和蘇丹還是非洲、阿拉伯世界的人口大國,特別是年輕人佔比很大。大量年輕人沒有穩定收入,缺乏足夠的晉升渠道,容易將自己的不幸歸咎於長期戀權的政治老人及其利益集團,認為是這些人不退休導致自己無法向上爬。當經濟民生方面一有風吹草動,民眾就立刻把矛頭對準老總統。所以最終導致的政權更迭,屬於意料之中的事。

  阿爾及利亞和蘇丹亦是非洲和阿拉伯舉足輕重的國土面積大國,但國土大多被荒漠覆蓋,人口分佈不平衡,各地方來往交通不便,這就導致民族分離勢力如魚得水。特別是蘇丹,繼南部丁卡族脫離蘇丹獨立,建立南蘇丹共和國後,蘇丹西部的富爾人亦希望獨立成為“達爾富爾共和國”,由此遭到了巴希爾總統的強力鎮壓,達爾富爾衝突一度受到了國際社會高度重視,世界各大國還為此發生爭執。阿爾及利亞沙漠地區的圖阿雷格人也存在強烈的獨立意識。民族分離主義加劇了這兩國的動蕩。

  國土廣袤,資源自然不少,但資源卻是一把雙刃劍。阿爾及利亞是世界主要產油國之一,蘇丹在南蘇丹獨立之前也是重要石油出口國。這兩個國家因此不思進取,一味指望靠石油資源坐享其成,隨著高油價時代結束,兩國經濟迅速惡化。尤其是蘇丹,由於石油主要儲存於原來國土的南部,當南部獨立成為南蘇丹共和國後,北蘇丹失去了石油命脈,蘇丹巴希爾政府原指望靠本國較為發達的煉油技術,從南蘇丹進口石油進行加工提煉以獲得經濟收益,但南蘇丹在獨立後不久便陷入內戰,導致石油出口受阻,連帶著令北蘇丹的經濟也遭遇重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