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兩岸雙向交流三十年 李建榮:應該挺身而出

http://www.CRNTT.com   2021-08-31 00:05:07  


國台辦張志軍主任訪問高雄,下榻圓山飯店,與圓山飯店員工等合影。(李建榮提供)
 
  記得有次我到中央廣播電台參訪時,王求邀請了1992年第一批大陸記者團訪問台灣的團員,包括團長人民日報海外版主編翟象乾、中國記協港澳台負責人柏亢賓、時任主任李安及國台辦新聞局長楊毅(當時在北京幕後協調)等人一起話舊。當時大家對於首次訪台採訪的種種,以及出發前的折衝協調,都還歷歷在目,時間一晃就是就是二十年過去。我也不禁憶起也是在柏亢賓主任的陪同下,曾於1990年秋季參加中國國民黨記者團首次訪問大陸的安排。彼此的第一次,有陌生、有疑慮、有熱情、有期許,的確也後會有期。兩岸新聞人的交流,也開啟了兩岸各民間團體交流互訪的大門。

  兩岸的新聞交流,衍生出記者入境採訪需求,從單向、專案申請,進展到雙向以及普遍性的停留期限延長,這也是累積經驗逐項的放寬。但很可惜,兩岸新聞機構互設辦事處的構想,始終不能突破,這就是互信倒退,導致不僅無法向前,甚至還有禁令的出現。

  過去二十年我有機會近身觀察參與海峽兩岸與國共兩黨之間的互動,深深體會到兩岸放下敵意,走向和解的不易。當時連戰與吳伯雄等國民黨主席能與中國共產黨總書記胡錦濤、習近平共同開創歷史性的諸多交流合作與變革,靠的就是兩岸與兩黨雙方堅定不移的互信-那就是求同存異的九二共識與反對“台獨”的政治互信基礎。

  1992年底的海基會與海協會的香港會談與之後的函電往來,確立的就是雙方都主張一個中國原則,還有追求國家統一的目標。至於一個中國的內涵,台灣方面是根據國統會主委李登輝所主持的國統會對一個中國涵義會議結論及國統綱領而來,希望兩岸雙方能各自口頭表述。而大陸方面則主張只要雙方確立一個中國原則,即將在新加坡舉行的事務性商談,則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這就是九二年時雙方溝通的互信與同異差別。

  所以“九二共識”簡單的說就是“九二互信”,唯有互信確立,雙方才能正視現實,共創未來,也才能擱置爭議,走向交流合作,創造雙贏。因此海基會與海協會能夠在2008年到2016年簽下23項協議,2015年兩岸領導人能在新加坡實現“馬習會”,這不是天下掉下來的禮物,而是當時海峽兩岸雙方、兩個執政黨,在互信基礎上,有心要改善兩岸關係,為人民謀福祉所達成的協議,進而化為政策行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