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青報:改革開放,拿什麽確保不折騰

http://www.CRNTT.com   2008-12-26 09:11:24  


 
  如果從“折騰”所造成的後果來衡量,最重要的問題在于“折騰”的主體是誰?比方說,像我這樣一個小老百姓心血來潮,今天辭職跳槽,明天變賣房産投機股市,後天又要舉家搬遷到其他城市……這當然是一種“折騰”,但可能損害到的只是個人和家庭,最多也不過波及親朋好友。也就是說,這種“折騰”的後果由“折騰”的主體單獨承擔,不至于對社會造成重大影響。

  但是,假如我所居住的街道、區、市乃至省的政府也心血來潮,今天拆掉幾千戶居民房屋修建一個“全省最大”的噴泉廣場,明天關閉所有“影響市容”的小店鋪去打造一條“國家級”文明街,後天又要把幾十公頃的高産蔬菜田開發成一個“國際一流”的跨國公司總部辦公區……這種“折騰”的牽涉面和影響人數可就太大、太多了!即使事後撤了“折騰”的政府官員的職,也已經于事無補。

  在今天的時代背景下,接二連三的政治運動式“折騰”不太可能重演,但“噴泉廣場”、“文明街道”甚至“准運動型”和“大躍進”一類好大喜功式的政府“折騰”却比比皆是,在不少地方還愈演愈烈。 

  由此可見,所謂“不折騰”,其主體應該是政府,因爲只有政府的“折騰”才會損害整個社會的利益,幷最終由全體公民埋單。而個人或産權清晰的企業“折騰”,倒恰恰是一件應該受到保護甚至鼓勵的事情。因爲這既是法律規定的公民權利,又蘊涵著創新的種子——誰能說我的跳槽一定不會換來一番新天地? 

  當然,不能把所有改變現狀的努力都看成“折騰”,這一點同樣也適用于政府的作爲。因此,就格外需要清晰界定什麽樣的政府行爲屬于“折騰”,什麽樣的政府行爲屬于“創新”。根據已知的人類經驗,解决這個問題的方法只有兩條:一是選拔稱職的政府官員,使政府明智地避免“折騰”,真正爲老百姓謀福利;二是讓老百姓對政府形成强有力的監督,讓它“折騰”不了。後者顯然更能治本,因爲世界上沒有誰會永遠不犯錯誤,官員如此,政府也是如此。 

  退一步說,有時大多數民衆的看法是錯誤的,而政府中具有遠見卓識的官員的想法和做法最終被證明是正確的,這種情况也常有。即便如此,政府在這種情况下推行某一項計劃時,仍然應該慎之又慎,切不能對民衆的“落後觀念”與“狹隘觀點”置若罔聞——民衆的意見除了反映了可能的結果之外,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項政府行爲推進的阻力及難度。正如胡錦濤在講話中指出的:“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爲制定各項方針政策的出發點和落脚點……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如果政府做的確實是一件對民衆有利的事,而民衆一時不能接受,那只能說明政府的工作還沒有做到家。此時運用手中的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不是辦不成事,就是將好事辦成壞事。 

  因此,要使“不折騰”有一個落實的保證,就必須下大力氣推進以民主政治爲導向的政治體制改革,使政府真正做到在法治之下行使人民賦予的權力,接受人民的監督和審查。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