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兩岸大三通對台灣經濟發展的意義

http://www.CRNTT.com   2008-12-28 09:09:05  


大陸首航由深圳航空副總裁陳龍(左)擔任機長,座艙長為台灣首位赴大陸就職的空姐曾怡綸。
  中評社台北12月28日訊/台灣““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助理研究員陳金隆在中央日報網路報發表文章說,今年11月陳雲林來台與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舉行第二次的“江陳會談”,雖然在台灣引起了極大的波瀾,但隨著12月15日兩岸平日包機的起飛,相關的爭議已逐漸平息。而江陳會談的空運直航、海運直航、通郵等決議的正式啟動,也象徵著兩岸經貿邁入了新的里程碑。内容如下: 

  今年七月以前,台灣赴大陸的旅客,多半要經由港、澳轉機,到了當地往往須費時近一天的時間。開放週末包機直航後,雖免去轉機之苦,但仍須繞行香港飛航情報區,並未達到真正直航及便利的目的。二次“江陳會談”之後,即決議將週末包機擴大為平日包機,不但航班由目前的每週36班增加為108班,大陸航點增加至21個,也省卻了繞行香港的遠路,大大節省了往返兩岸的時間。直航後,台北至上海僅須82分鐘,甚至比搭高鐵至高雄還快,而由於航程的縮短,航空公司及旅客節省之時間及成本,估計每年可達30億元以上。 

  在海運方面,以往船舶從台灣出海,須彎靠琉球石垣島,才能開往大陸港口。但在海運直航後,不須再彎靠石垣島,平均節省的航行時間約16至27小時,估計每年可節省的成本可達數十億元。而隨著兩岸海運直航,台灣農產品銷往大陸的時間,也將由8天縮減為4天,新鮮度及品質都可以確保,且約可增加兩成的台灣水果出口到大陸。另外兩岸通郵,除了原本的掛號郵件外,還將擴大開辦包裹、快捷、郵政匯兌等業務,使的兩岸郵匯更為便利。 

  事實上,隨著大陸經濟的蓬勃發展,大陸已是台灣最大的貿易夥伴及最大的對外投資基地,來往兩岸的旅客已高達497萬人次,但礙於過去兩岸不能直航,不但增加民眾及企業的時間與運輸成本,更影響台灣經濟的正常發展。因此兩岸大三通,除了節省人員往返的時間成本,亦是推動兩岸經貿正常化,維持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關鍵。此外,自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之後,但陸客來台的人數卻不如預期,除了相關的旅遊限制仍多之外,兩岸之間的航班、航點不夠密集也有關係。因此大三通後,兩岸航班跟航點都增加,加上兩岸航線的截彎取直,不但可節省時間,也有助於降低飛機票價及旅遊團費,對於陸客來台的便利性將大為提高,也可望吸引更多的陸客來台。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