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審計風暴 別化為和風細雨

http://www.CRNTT.com   2009-06-26 11:40:30  


審計對於反貪至關重要,透明度應該提高。
  中評社北京6月26日訊/“南方日報”今天登出迅之的文章“審計風暴別化為和風細雨”。作者表示:“從當年的直接點名,直言不諱,到如今不點名,不知道其中究竟存在什麼原因。”“一旦公衆的知情權被屏蔽,公衆又如何去追問違規資金的去向呢?要知道,這些資金本來就來自於納稅人,納稅人有權知道真相。但願審計風暴別化為和風細雨。” 文章内容如下: 
 
  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24日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上表示,審計署對2008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進行了審計。共審計55個中央部門,延伸審計285個所屬單位,發現違規問題40.5億元,損失浪費問題4.67億元。主要問題包括:擠占挪用和轉移財政資金14.83億元;多報多領財政資金3668萬元;違規收費6.22億元;會議費和公務出國費管理不够嚴格。 

  數字很精細,部門很模糊。這是我的第一感受。審計的55個中央部門,我們不知道是哪些部門,違規的又是哪些部門,哪些部門是慣犯,哪些部門是初犯,哪些部門是如何整改的等等。細看審計報告,除非是了解內情的專業人士,否則外界難窺堂奧,反倒充斥著審計報告的是有關部門、有關地區之類的模糊話語。可誰是有關部門,誰又是有關地區?難道一定要閉門思過嗎?然而,開門糾偏尚未完全達到效果,年年違規動輒數十億,閉門思過又能堪當大任乎?

  從當年的直接點名,直言不諱,到如今不點名,不知道其中究竟存在什麼原因。這難免令人想起央視“焦點訪談”欄目。在開辦前幾年,焦點訪談多有批評報道,這類批評報道在1998年時任國務院總理朱熔基視察後一度達到了頂峰,被百姓譽為“焦青天”。如今,“焦點訪談”難見批評,最近還出現了造假風波。“焦點訪談”的變化據說與某些地方、某些部門對於批評的抵制態度有關,審計報告莫非也是如此?

  前任審計長李金華曾經表示,現在審計已經形成了一種制度,一種監督政府行為,尤其是資金用途的制度。這是審計風暴得以持續的主要原因。很顯然,今年的審計工作仍然查出了相當多問題,這是值得肯定的。但有什麼不能公開的呢?作為國家財產的“看門狗”(李金華語),審計工作十分重要,一旦疏忽,就可能導致一些非法行為躲過審計,而中飽私囊。審計風暴刮起的那幾年,隨著公衆的不斷追問,被點名的國家部委的經濟行為受到了一定的約束。由於審計部門只能審計,不能處罰,這種約束注定只能是“一定的”,好在外界可以監督,可以進行民間追查,這就使得審計部門和公衆進行了監督合流。也正是這樣的合流,才造就了審計風暴的出現。 

  一旦公衆的知情權被屏蔽,公衆又如何去追問違規資金的去向呢?要知道,這些資金本來就來自於納稅人,納稅人有權知道真相。但願審計風暴別化為和風細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