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廣東改革 對中國具有重大政治意義

http://www.CRNTT.com   2009-10-07 11:06:29  


廣東正在進行的行政和經濟改革,被認爲對中國具有重大政治意義。
  中評社香港10月7日訊/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在《聯合早報》發表文章“廣東改革的中國意義”。作者指出:“行政改革一直是中國政治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自改革開放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已經經歷了很多次行政改革了。廣東這次進行的行政改革的意義并不在於它是否配合中央的改革路綫,而在於它是否有意義的創新。”“在很大程度上說,經濟和行政改革方面的意義已經超越了它們各自的領域,而具有了非常重大的政治意義。”“無論成敗,廣東的改革都關系到國家的未來。”文章内容如下:

  在很大程度上說,經濟和行政改革方面的意義已經超越了它們各自的領域,而具有了非常重大的政治意義。但即使是廣東所不能做到的事情,例如建立政黨政治基礎之上的行政主導體制,對整個國家也具有參照意義。無論成敗,廣東的改革都關系到國家的未來。

  廣東歷來被視為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在很多方面,廣東總是“先行一步”,廣東的各方面的改革因此往往具有全國性意義。廣東成功了,就可以成為全國的典範。反之,如果不成功,那麼就要尋找新的改革出路。因為廣東的這個特殊的定位,中央政府往往把一些改革的試點放在廣東,而廣東的歷屆領導人也有很大的動力來尋求新的改革思路。對外界來說,從考察廣東所發生的入手往往就可以看到中國的未來發展方向。

  近年來,廣東領導層高呼廣東要解放思想,再“殺出一條血路”,為廣東的改革再創一條新路。思想解放必然也必須表現在具體的改革內容上。那麼廣東的這次思想解放表現在什麼樣的改革政策中呢?從廣東正在推行的新政策,主要表現在兩個大的領域,即政治改革方面的行政體系變革和經濟方面的產業升級。這兩個方面既配合著中國整體改革的進程,同時也為中國的總體改革尋找著新的方式和途徑。

  行政改革一直是中國政治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自改革開放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已經經歷了很多次行政改革了。廣東這次進行的行政改革的意義并不在於它是否配合中央的改革路綫,而在於它是否有意義的創新。盡管制度創新一直以來是中國改革的關鍵詞,但到實際層面,制度創新似乎非常艱難。很多所謂的制度創新型改革實際上只是重複著從前的制度。必須從創新的視角來審視廣東的此次改革。

                  “深圳模式”和“順德模式”

  廣東的這次行政改革實際上有兩種不同的模式,即深圳模式和順德模式。深圳為副省級城市,深圳成功了,就可以為副省級城市和省級城市的改革提供經驗。順德可以說是縣級市。縣級盡管處於中國行政體制的低端,但這是一綫政府,是整個政權的基礎。一綫政府的改革因此關系到整個政權的基礎問題。

  深圳的改革從縱向看是減少行政層級,取消區級政府,改區、街道辦事處為政府派出機構。把原來的“兩級政府、四級管理”改成“一級政府、三級管理”。從橫向看,實行的是“行政三分”,即把政府部門分解成為委、局、辦。其中,“委”主要承擔制定政策、規劃、標准等職能,并執行監督;“局”主要承擔執行和監督職能;“辦”主要協助市長辦理專門事項,不具有獨立行使行政管理職能。順德的改革是在“大部制”名義下進行,重點在精簡政府部門。從表面上說似乎沒有新意,但人們或許已經注意到順德改革的很多方面涉及到黨政關系問題,就是黨政“合署辦公”。

  深圳的改革已經涉及到中國政治體制中兩個核心問題,一是中國的行政層級問題,二是權力分工與制衡問題。

  中國的行政級別實在太多,中央的權力經過層層消解到了地方就變得無影無蹤,而地方上的聲音也經過同樣的過程的過濾到達不了中央層面。就是說,中央政府和基層社會因為中間官僚層的層層阻隔沒有任何有機的聯系。這是中國政治體制的最大的缺陷。

  因此,如何縮短中央和地方之間的距離或者減少中間官僚層是體制改革的一大重要議程。深圳的改革盡管局限於一個城市的內部體制,但已經涉及到減少行政層級的問題,這非常重要。如果把深圳和順德的改制一同考量,意義更加深遠。如果(副)省級城市和縣級城市改革成功了,省級和縣級之間的行政層級就會失去實質性的意義,從長遠來看就可以加以取消。這會大大提高中國的體制組織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