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央行正在掌握貨幣政策主動權

http://www.CRNTT.com   2010-01-17 08:48:49  


  中評社北京1月17日電/央行對現代經濟的影響是巨大的。1月12日,中國央行決定上調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全球股市應聲下跌。那麼,為什麼央行會這樣做呢?有什麼宏觀經濟數據促使央行下決心收緊政策呢?而這些數據管理層知道,而市場不知道?

  《證券時報》發表招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丁安華文章表示,主要有三大可能的理由支持央行提高準備率。第一,經濟增長速度不斷加快,實際上去年12月的主要宏觀經濟數據已經統計出來,但主管部門要到月底與去年年度數據一起公布。這是管理層知道,我們還不知道的。但這不重要了,肯定又是一個超預期的增長數字。第二,消費品價格上升趨勢陡然加速,其實去年資產價格的趨勢已很明顯,而消費品物價指數近期快速上行。雪災只是導致CPI明顯上升的一個偶發因素,不能因此而否認通脹壓力開始逐漸增強。去年12月CPI上漲可能接近2%,而且PPI價格上漲幅度會更快。第三,新的一年銀行信貸“歸零”後,去年下半年受壓抑的信貸增長轉化為放貸的衝動,有傳言新年過後的第一周放貸6000億。

  文章分析,如何理解中國央行的動作呢?通常我們觀察央行的政策取向,主要是從以往央行貨幣政策的調整中,總結出一些規律性的東西,用於判斷下一步的走向。從歷史看,中國的貨幣政策調整從來都是滯後的。例如2003-04年貨幣管理當局的政策調控嚴重滯後,通脹在2004年二季度以每月一個百分點的速度由3%快速攀升至5%,導致管理層最終出台極端嚴厲的緊縮產業政策和信貸政策來冷卻經濟和壓抑通脹。此外,由於匯率形成機制的原因,中國的利率政策調整受外圍特別是美國貨幣政策的制約,也表現出明顯的滯後特征。長期以來,中國的貨幣政策調整,一方面是滯後的,另一方面是忽視利率工具。這次的政策調整,讓我們看到央行的行為有些新的變化。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