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國從東盟走向世界

http://www.CRNTT.com   2010-02-10 12:19:34  


 
  近年來,廣西成功承辦了六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促進了國際區域經濟合作:累計實現貿易交易額81.74億美元,簽約國際合作項目841個,總投資額達350.58億美元;簽約國內合作項目1223個,簽約投資金額達2772.6億美元。此外,廣西還成功舉辦了四屆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大力推動“泛北”合作,讓“泛北”合作成為中國-東盟合作的新亮點。

  廣西商務廳廳長劉樹森表示,廣西正在做幾件“最緊迫的事”:一是承辦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論壇;二是在全區黨政機關和企業中全面普及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知識;三是抓緊出台關於加強廣西與東盟開放合作的相關文件;四是清理行政審批事項,簡化審批手續,為促進中國-東盟合作提供高效服務。

  雲南省作為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省份,一改以往單一邊境貿易格局,推進到中國對外開放最前沿;作為“泛亞鐵路”起點的省會昆明,也希望成為中國繼哈爾濱之後第二個內陸鐵路口岸,雲南也將逐步從一直位於全國鐵路網末梢的省份,躍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大物流中樞,並且已經提出了打造連接東南亞、南亞交通中樞的宏大構想。

  目前,昆明至泰國曼谷公路,昆明至越南河內公路,昆明至緬甸曼德勒、密支那公路等雲南連接東盟國家的國際大通道雲南境內段,已全部實現高等級化,雲南通往東盟國家的國際公路大通道初具雛形,雲南與東盟國家間的國際道路客貨運輸從無到有,逐步興旺發展,其中雲南與泰國企業在2009年啟動了“雲南蔬菜換泰國汽油”等易貨貿易,共同探索昆曼公路客貨互通的可行模式。

  事實上,不僅僅是廣西和雲南,其他如廣東、四川、重慶、山東、湖北等省份也在不同程度地接觸、介入中國與東盟的合作發展機遇,經濟最強省廣東已經占了中國對東盟貿易額的1/4強。現在,中國從西到東,從雲南,到廣西,再到廣東海南,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區域、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區域已經聯組成片,成為與東盟海陸銜接的自貿區實驗場。

  企業應是主體

  “東盟熱”在此間驟然升溫,各種宣傳攻勢更是愈演愈烈,無論是政府界、企業界還是學術界,都時時有積極的話語傳出,激發著國人的興趣。但不管政府部門和民眾如何關注和熱議東盟,具體的經濟往來總是需要企業來承擔的。

  但據記者瞭解,目前的東盟熱恰恰出現了企業“缺席”的現象,政府部門“熱談東盟”,但對進軍東盟企業的服務意識差,而很多企業“東盟意識弱”,搶占先機意識滯後。

  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中方常務秘書長許寧寧向中國企業提出了一些建議:應迅速制定新的市場開發策略,針對東盟國家不同的情況,設計不同的方案,不能簡單照搬國內市場開發模式;應儘快瞭解中國與東盟之間的市場開放時間表;要充分利用好東盟國家的商會和中國使領館商務處的橋梁作用;要經營好新市場,要有長遠眼光;要注意當地風俗、法律。

  由於東盟10國有不同的文化、價值觀和宗教信仰,中國企業到東盟國家尋求合作與發展首先需要尊重當地的法律法規;其次要儘量地惠及當地百姓,這樣才能使中國和東盟的睦鄰友好關係在經濟、社會和政治合作中,不斷上升到新的階段。許寧寧強調中國企業家應有全局意識,不要認為中國-東盟自貿區就是廉價産品的銷售市場,不要把質量不好的産品銷往東盟國家,也不要把一些有污染的産業轉移到東盟國家,企業家要珍惜這個新的市場機遇,不要因短期行為擾亂了市場,最終影響了中國對外經濟合作的聲譽。

  要想在東盟大市場獲得更大的收益,中國企業還需要加強自身的磨練,學會應對第三國的衝擊。中國出口越南、印尼的摩托車曾在當地占有一席之地,卻被日本出口到當地的摩托車打敗,日本通過與中國合作瞭解了中國的競爭套路,並在質量、價格等方面推出相當優惠的政策,還與越南政府合作,結果導致中國出口的摩托車基本從原有市場消失。

  另外,中國的企業和商人在外投資時幾乎沒有組織,也不喜歡服從於某個商業協會,即不能從全局出發,協調與當地企業、商協會關係。早在半個世紀前,歐美的跨國企業就認定向海外投資必須與當地民情和文化相融合的策略,一些大企業還主動聘請當地的學者和市場行銷專家為顧問,以確保産品和企業的形象不冒犯當地的民俗和文化。不少歐美企業還定期撥款,贊助當地的公益和文化事業。

  顯然,要讓東盟國家的企業與中國企業在經濟發展方面實現雙贏,中國企業必須學會貿易平衡,而不能僅僅考慮自己的利益,盲目擴張,對當地企業造成嚴重衝擊也渾然不知,西班牙曾經發生的“火燒中國鞋”事件就是一個教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