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讓人又愛又怕的信用評級

http://www.CRNTT.com   2010-06-09 10:22:04  


三大評級公司的信用評級分為長期和短期兩種,往下又細分許多等級
  中評社北京6月9日訊/墨西哥灣漏油事故,讓石油巨人BP甚至陷入了破產的傳言,最直接的表現就是,6月3日,幾大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紛紛下調對其信用評級。這預示著這家公司在金融市場上面臨的風險正在增加,而保障這家公司債務違約的成本也大幅上升。在早前的金融危機和歐洲債務危機中,信用評級一詞就被頻頻提及。那麼,究竟什麼是信用評級,信用評級為何具有巨大的影響力,連主權國家都又愛又怕。 
 
  信用評級:對欠債人“違約”風險的評級 

    信用評級始於1902年美國鐵路債券 

  20世紀初,美國人致力於“西部大開發”,大興基建,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修鐵路。然而,因為所需資金非常龐大,連一般銀行都無能為力。最後鐵路公司只得以發行公司債的辦法來籌錢。可是,信息的匱乏讓投資人無法對債券的風險做出判斷。此時,一個叫做穆迪的商人想出來一條絕妙的主意——從AAA到C等級,對250種鐵路債券進行分級評級。這就是信用評級的肇始。穆迪公司,如今是全球三大信用評級機構之一。 
 
    信用評級不是評估業績或價值,而是違約的風險有多大 
 
  雖然發展到如今,信用評級的外延已經大大拓寬,方式也非常多樣化,但是其核心還是沒變——由獨立專業的社會中介機構,提供關於信用風險的評級,直白地說,就是到底被評級的對象會不會違約,違約的可能性有多大。我們還是以鐵路債券為例,投資者從穆迪那裡能夠獲得的信息為鐵路公司 “欠債不還”或者“逾期歸還”的可能性有多大。從而投資者自己做出決定到底是否購買這種債券。因此,信用評級的主體就是“還債的信用”,而不是被評級者本身的價值或者業績。 
 
  三大評級機構秉承獨立性、客觀性原則,進行專業評級

    評級機構:三大美國公司壟斷全球9成評級市場 
 
  雖然現在世界上進行信用評級的機構很多,但是最具公信力的業界權威還是只有三家美國公司,分別是:穆迪、標準普爾和惠譽(後來被法國公司收購,但是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認可的評級組織)。2009年,標普、穆迪、惠譽主權評級的國家/地區數目分別為123個、109個和106個。據國際清算銀行統計,在全球所有參加信用評級的銀行和公司中,穆迪涵蓋80%的銀行和78%的公司;標普涵蓋37%的銀行和66%的公司;惠譽涵蓋27%的銀行和8%的公司。三大公司壟斷了90%的世界信用評級市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