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香港政改“柳暗花明”的啟示

http://www.CRNTT.com   2010-07-05 11:30:32  


香港政改“柳暗花明又一村”,令事前預測基本上完全失準。
  中評社香港7月5日訊/資深評論員周八駿今天在《文匯報》登出文章“香港政改‘柳暗花明’的啟示”。作者表示:“沒有任何人能夠在半年前關於2012年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產生辦法公眾諮詢開始時準確預見半年後‘峰迴路轉’、‘柳暗花明’的變遷。然而,在經歷了香港政治如此戲劇性的轉變之後,人們應當對香港社會主流民意和相應的政治生態正發生具根本性質的轉變刮目相看。”文章內容如下:

  2010年6月14日至21日短短8天裡,圍繞香港特別行政區2012年政制發展所發生的一切,對於所有參與或關注香港政治的人們來說,都是一堂難得的活生生的課。

  就在特區政府關於2012年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產生辦法的議案即將遭受夭折的時候,民主黨做了重要讓步,不再糾纏於所謂“三點要求”,而是僅要求2012年立法會新增5個區議會功能團體的議席,採取“一人兩票”的方法來選舉產生。中央及時而適時地抓住了這一重要契機,決定接納民主黨的“區議會改良方案”。於是,2012年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制發展避免了重蹈2007年行政長官和2008年立法會產生辦法“原地踏步”之覆轍,朝普選的目標邁出一大步。

       政改通過是多邊博弈的產物

  表面上,這是中央與民主黨之間的政治對話的結果。實質上,這是香港政制發展所有“持份者”(stakeholder)多邊博弈的產物。誠然,民主黨及其為主體的普選聯在2010年5月下旬以來的明顯轉變,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然而,如果沒有2010年5月16日所謂“補選”黯然收場昭示香港社會主流民意反對激進反對派,那麼,溫和反對派很難堅持“態度理性”。如果沒有5月24日至28日中聯辦負責人相繼與民主黨、普選聯和民協的代表坦誠晤談,嗣後,中央有關部門負責人6月7日講話既重申原則立場又透示一定靈活性,那麼,民主黨很難對其主張做重要修訂以符合《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2007年12月29日決定的框架。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