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秦輝:中國歷史的延續與斷裂

http://www.CRNTT.com   2010-10-28 08:36:15  


 
  2008 年的改革30 年的研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成果,大家可能沒有留心,就是很多人都注意到陳雲在1978年非毛化過程中的關鍵作用。很多人認為當時鄧的作用還沒有陳的作用大,包括1978 年著名的理論務虛會,對凡是派的鬥爭主要放炮的是陳雲,不是鄧小平。鄧小平當時其實並不想這樣幹,當然其中也有一些具體的原因,比如他當時才剛剛出來。陳雲要改變這種胡鬧並不是想搞市場經濟,就是想搞喬廠長的那一套。實際上這個對推動中國的改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用《趙紫陽回憶錄》中的一句話說,陳雲當時說過蘇聯經濟很成功,中國之所以沒搞好,主要是毛主席搞的那一套的干擾。

  因此中國的改革和東歐的改革有一點不同很重要,就是東歐面臨的是用市場經濟取代計劃經濟的問題。而對於中國來講,當時的問題是不要再胡鬧,用最近胡錦濤的話來講就是不折騰,只要不折騰,就會有改善。這個情況跟東歐是很不一樣的,可是我們也知道,這種現象總是一個過渡,到後來還是要解決到哪里去的問題。喬廠長的作用到了80 年代後期就已經逐漸的不行了,像喬廠長那樣管理企業肯定最後是辦不下去的,我國東北的很多喬廠長式的企業都走向了窮途末路,中國又一次出現到底到哪里去的問題。正是由於這一點,從1989 年到1992 年,中國出現了三年的徘徊,一開始好像有一種追求西方式資本主義的潮流,後來又有一種要回到中國式社會主義去的,也就是毛式的潮流,最後這兩種潮流都被否定了,1992 年小平最終確定了一條所謂的.中國式的市場經濟.,我們就不說它是資本主義了。

  1992 年之後又出現了一場很大的變化。這場變化我們今天已經看到了,帶來了很多成果,同時我們也感到了它的很多弊病。這個弊病就是由於這種權貴資本主義改革的特權性質,使得這場變化犧牲了很多民眾的利益。儘管從總體來講,幾乎所有的人都是改革的獲益者,但是就相對而言,這個貧富差異要比過去嚴重,尤其是這個貧富差異沒有理由。我覺得關鍵是沒有理由,無論是按照社會主義還是按照資本主義都說不通!按照社會主義不應該有那麼大的差異,按照資本主義,應該是公平競爭的。差異是可以有的,但是應該是公平競爭的。我們這兩者都沒有,所以我們現在的確還需要面臨進一步的改革。關於這個進一步的改革涉及到很多問題,我就不詳細講了,我還想留一些時間和大家互動,謝謝大家!

  (原題:30年、60年、120年——中國歷史的延續與斷裂  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