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丘宏達既是馬英九恩師更是一中論者

http://www.CRNTT.com   2011-04-14 08:26:42  


 
  馬英九無論是在台大讀書還是負笈哈佛大學時,均未直接受教於丘宏達,但為何馬英九一直稱他為自己的恩師呢?這從馬英九於一九八四年出版的《從新海洋法論釣魚台列嶼與東海劃界問題》一書中可以得到答案。馬英九在該書的《自序》上第一句就是“十五年來,我之所以念念不忘研究釣魚台問題,並能在公務繁忙中完成我的第一本中文學術著作,當應歸功於丘宏達老師十五年前給我的啟示”。《自序》指出,中、日釣魚台爭執發生的一九七一年,他正在台大法律系讀三年級。該年四、五月間的一個晚上,當時在台大任客座教授的丘宏達應邀作專題演講,從釣魚台的歷史及地理講起,再從國際法觀點條分縷析日本及台灣所提出的種種有利與不利的證據,最後還向大家呼籲,愛國不能只喊口號,也要讀書、研究問題,才能真正確保國家權益。丘宏達的那次演講,給馬英九很大的啟示與鼓舞,於是他決心對有關釣魚台的國際法問題,嘗試作更深入的研究。因此,他在哈佛大學修讀博士學位的畢業論文,就是《怒海油爭:東海海床劃界及外人投資之法律問題》。返台後,又根據聯合國通過《國際海洋法》的最新情況,在將該論文翻譯為中文的基礎上,改寫為《從新海洋法論釣魚台列嶼與東海劃界問題》一書,過程中受到丘宏達及其夫人謝元元博士的大力支持,出版時更承丘宏達賜序。

  丘宏達在《從新海洋法論釣魚台列嶼與東海劃界問題》一書的序中指出,“我認識馬君多年,知道他做事及研究學問都很認真,並對研究國際法有很濃厚的興趣。他在公務之餘還能抽空寫出這本有價值的國際法著作,我感到非常高興,所以特別寫了這篇序言介紹此書,並將它列入我主編的《中國國際法及國際事務叢書》中”。

  值得注意的是,馬英九在《從新海洋法論釣魚台列嶼與東海劃界問題》一書中提出了一個新觀點,認為主權問題“可以”也“應該”與劃界問題分離,因為釣魚台列島只是八個無人小島,本身資源極少,中日雙方真正有興趣的還是周圍大陸礁層(按:即大陸架)中的石油。一旦主權爭執可以從劃界問題分離,則未來釣魚台主權屬於何方,該方皆不可據以主張分享周圍的大陸礁層,如此雙方爭執的動機當可大為減弱。因此該書主張“釣魚台列嶼不應享有大陸礁層及專屬經濟區”,並認為此一‘釜底抽薪’的主張,不僅實際,也符合《聯合國憲章》所揭櫫的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的宗旨。當然,這項主張不能僅依賴其本身的“合目的性”,還必須在現行國際法的法源(條約、國際慣例、判例與學說)中,找到堅實的根據。該書就是馬英九對這項主張的論證過程。而丘宏達在序中支持了馬英九的這一觀點,並指出馬英九此書是第一本提出這種觀點的著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